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扶助需要方面出現的反差

現在的獨生子女由於在家庭中飽受寵愛, 往往在幫助他人的事情上做的不夠好, 關愛他人是一個美好的品質。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適當讓孩子做到關心幫助他人。 讓寶寶做個有愛心的人。

如此反差終為何

獨生子女在扶助需要方面出現的反差, 乍看起來實在是令人費解。 然而當我們把這種現象置於更廣泛的領域, 不僅從孩子自身, 也從家庭、社會方面找找原因的話, 恐怕便不難解釋了。

對弱者表示同情, 對有困難的人進行幫助, 在助人之中體現自我的價值, 是廣大兒童的美好願望,

Advertisiment
是一種健康的心理需求。 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到的兒童扶助需要的普遍存在, 正是客觀地反映了這種健康的心理需求。 畢竟, 需要與行為並不是等同的。 將需要付諸行動, 會受到個人自身條件、所處的情境以及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 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言:“同情行為不是生來就有的, 要在後天慢慢發展的, 在教育好的家庭培養得快一點, 在教育不良的家庭發展得慢一點。 ”“小孩子大概是缺少同情行為的。 這並不是小孩子的稟性不良, 實是做父母的不去教導他們的緣故。 ”

教育孩子幫助他人

兒童將同情心轉化為行為, 往往受成年人對兒童行為的直接評價和成年人的情緒表現的影響, 或者是以成年人為榜樣, 模仿榜樣的具體行為的結果。

Advertisiment

前面所說幼稚園的孩子不肯借給生病的同伴衣服時所強調的理由, 不會是憑空想出來的, 而是在以往類似的行為中受到成年人的影響, 有過同情心被遏止的體驗。 比如“媽媽不讓”、“媽媽會打我的”等便是媽媽的言行在孩子身上發揮了作用。 孩子即便有扶助需要, 也難以違背媽媽的“教誨”。 另一方面, 在賑災行動、“希望工程”、“手把手”活動中, 孩子們表現出的高度熱情,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在強大的輿論引導和周圍眾多人的行為的影響下, 孩子產生了一種積極的心理認同, 其扶助需要付諸行動之後, 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許, 進一步激發了兒童的同情心。 儘管這時還不免會有某些阻力,

Advertisiment
但都不會改變孩子的助人熱情。

從正反兩方面的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到, 孩子的同情心的建立, 首先在於可見、可學、生動形象的榜樣的作用。

給父母和教師的建議

以身作則最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言行是孩子的首選模仿對象。 孩子缺少同情心的表現, 或多或少能在我們成年人身上找到原因。 父母檢點自己、關愛他人, 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對孩子的教育要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用輿論和教育的手段激發兒童產生積極的心理共鳴, 使他們從小能對符合社會道德的助人、幫困行為產生愉快、自豪、羡慕、嚮往的情緒體驗。 這樣兒童同情心的建立及將其付諸行為便並非難事。

小編總結: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學習方面,

Advertisiment
要注重對孩子的品質的培養, 教育孩子關愛他人是愛的教育中重要的一步, 爸爸媽媽要在孩子心中樹立榜樣, 讓孩子模仿父母去做好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