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 摔碎過好幾個碗, 每一次都是被劈頭蓋臉的罵一頓, 而且還會收到“這頓飯你就別吃了”的口頭懲罰。 有一次, 小心翼翼的端著一碗湯往屋裡走, 生怕湯撒了, 結果沒有注意到腳下, 連人帶熱湯還有碗, 都重重的摔在地上。 當時, 一方面是覺得自己摔倒了, 疼, 需要媽媽幫忙, 一方面害怕, 害怕挨批評, 害怕被罵。 果然, 媽媽來了之後, 話語間全都是怎麼又摔了碗, 湯都沒了, 還吃什麼等等的, 而對於我是否安好, 並未關心。
現在, 很多媽媽會向我哭訴, 說孩子又摔了碗, 還不認錯, 以後得給他個不銹鋼的專用碗等等。
Advertisiment
不摔碎, 怎麼會知道碗易碎?
只有親身去經歷過, 才會有更多的體驗, 才會促進孩子進一步的探索, 才會在碰到相似情景時, 不再那麼驚慌失措。 當我們說玫瑰有刺, 不能去碰的時候, 孩子們是無法認識到的, 那麼漂亮的花, 怎麼會有刺?我們讓孩子自己去摸一下, 被紮到了, 才會知道:哇, 原來玫瑰是有刺的, 不能隨便亂摸。
孩子的情緒, 比摔碎的碗更重要
很多孩子在做錯了事情時, 一方面會被自己所造成的錯誤事件而緊張、焦慮, 但更多的是會很擔心家長生氣, 害怕家長批評!打破碗的那一刻,
Advertisiment
遇見問題, 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安撫了孩子的情緒之後, 接下來, 我們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 去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 及引導孩子尋找避免犯同種錯誤的方法。 摔了碗, 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碗是容易破的, 以後吃飯時, 怎樣才能儘量不把碗摔地上呢?再拿一個, 讓孩子試著去尋找其中的竅門。 比如:碗放的往裡面一點, 一隻手扶穩了, 另一隻手再動等等, 小小的一隻碗, 換回解決問題的能力, 豈不是更好?
Advertisiment
信任, 會是最大的成長動力
如果, 你給了孩子一個永遠都不會摔碎的碗, 對於家長, 你會省心很多, 但對於孩子呢?他會失去繼續鍛煉的機會, 他會認為爸爸媽媽不信任自己。 以後做事情, 會小心翼翼, 會儘量不給家長添麻煩, 他也會在碰壁之後, 選擇逃避, 而非前進。 如果, 我們選擇給他更多的機會, 那麼, 孩子的心裡會覺得“我能行”, 繼而昂首向前。
一個摔碎的碗, 會帶給孩子更多的自信, 也會瞬間瓦解所有的信任與自信, 現在, 你會選擇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