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攻擊他人錯在孩子嗎?

很多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就表現相互來非常愛攻擊他人, 寶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呢?是家長沒有教好還是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了大人的行為嗎?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吧。

真真4歲半, 上幼稚園小班, 個頭兒較高, 長得帥氣, 說話不多。 令媽媽頭痛的是, 經常接到真真的老師打來的“告狀”電話中曉晚今天又在幼稚園欺負同學了, 又惹事了。 可不, 今天老師向媽媽描述了具體的情況。 上午的故事活動課上, 孩子們按老師的要求搬小凳子圍坐成一個圓圈, 真真覺得身邊的一個小朋友小歸坐得離他太近,

Advertisiment
就用力一推, 小歸被推倒在地大哭起來。 老師才批評過真真, 可到了下午, 真真又在插塑活動課上鬧事:真真剛插好一個寶劍, 就刺向旁邊的小朋友張昊的胸部, 嘴裡還說:“看劍!哈, 你死了! ”張昊用手還擊, 結果遭來真真的反擊一直接出拳, 張昊一個趔趄, 身子沒站穩, 跌倒在地!

真真的家庭是怎樣的呢?原來, 真真的爸爸是單位的領導, 工作應酬多, 基本不管孩子, 孩子不聽話時, 就訓斥、狠揍一頓完事;媽媽開了一家超市, 中午常常不回家, 晚上回到家也很晚了, 基本交給家裡的兩位老人管, 因此爺爺奶奶陪真真的時間最多。 老人對孫子百般寵愛, 基本是什麼都依從他, 如果不依他, 孫子就會地上打滾、撒從他, 如果不依他,

Advertisiment
孫子就會地上打滾、撒野, 甚至對老人拳打腳踢。 有時老人為了圖清靜, 也任由真真長時間看電視, 而電視上的打鬥片是真真最愛看的。

當老師向真真媽指出了孩子的打人行為和家庭教養方式有關時, 真真媽才著急起來, 但要改變真真的打人行為不是那麼容易的, 需要付出時間和耐心, 真真媽便發愁起來:我每天上班這麼忙, 哪有時間管孩子啊……缺少愛和溫暖孩子容易出問題在這個案例中, 爸爸的教育方式是簡單粗狂的, 媽媽基本是放任不管的, 兩位元老人的教養方式是縱容的、溺愛的。

可以說一家人的教育方式既不統一, 又無效果。 爸爸平時不管, 一管就是以嚴厲、袒惡的形象出現, 給孩子的印象只有冷酷而無溫暖;老人天天陪伴孩子,

Advertisiment
雖說溫和, 但又走向另一極端一放任, 縱容, 沒有界限, 沒有規矩, 任由孩子突破做人底線一不懂得尊重長輩, 不懂不能對他人施暴。 實際上, 老人為了圖省事而任由孩子看電視, 也沒讓孩子感受到太多愛的溫暖。 而媽媽更不用說了, 似乎成了教育的真空地帶。 一個人如果心靈缺乏愛的滋潤, 他就會去尋找別的方式來釋放內心的抑鬱, 排解內心的孤獨和苦悶, 以引起他人的關注, 比如攻擊他人, 製造事端, 尋找他人麻煩等等。

善於模仿是孩子成長中的特點真真在幼兒同喜歡攻擊人, 這和孩子善於模仿和學習也有關。 真真的攻擊行為就是從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爸爸那兒學來的。 爸爸怎麼對他,

Advertisiment
他也學會了怎麼對別人一在家對爺爺奶奶拳腳相加, 在幼稚園經常攻擊其他小朋友, 這就是強大的“榜樣”力攝。 另外, 還缺乏是非辨別能力的真真, 從電視上觀察到的打鬥、暴力場面也成為真真直接學習的模仿源, 通過這些觀察, 儲存在大腦中, 成為他茌生活中模仿的對象。 真真用“劍”刺小朋友就是長期電視“薰陶”的結果。

呼籲陪伴, 給孩子愛的溫暖成人的工作時間表是無限的, 而孩子的成長時間表是有限的。 父母其正能陪孩子的時間也就是人生的最初10多年, 特別孩子是生命之初的頭幾年, 正是孩子人格規造、心靈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 因此, 無論父母有多忙, 都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 讓孩子能切實感受到愛。 被愛滋養著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他的內心充盈愛和溫暖, 被父母的正能量不斷導向積極的方面。

少看電視, 多陪孩子玩耍成人把孩子扔給電視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所以, 父母要給老人並明讓孩子長期看電視(特別是含暴力內容的節目)的壞處, 多讓老人陪孩子玩要, 這樣才能把孩子從電視機跟前拉開?老人們不妨把自己變成小孩子, 回到自己的窗年, 和孫子同樂同玩。 不喜歡運動的話也不要緊, 安靜的玩法也有的, 如和孫子下棋、擺積木、互講故事、散步、釣魚等, 多帶孩子到公園玩, 讓他找小朋友玩, 自己只需看住就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