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之後,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受欺負? ” “周圍出現打人的小朋友, 孩子會不會學? ” “我的孩子打了小朋友怎麼辦? ”……一旦發現這樣的小朋友, 名字便會自動進入家長腦海中的警戒名單;如果自家孩子出現類似行為, 更像是觸碰了報警器一般, 引起家長的擔心, 甚至焦慮。
打人就是攻擊嗎?我們常常會在這種情況下看到孩子“打人”:小朋友拿了自己的東西、媽媽抱了別的小孩、看到小朋友違反規則……這些“打人”都是攻擊嗎?事實上, 11打人”只是孩子的一種肢體語言。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 當他的語言能力還不足以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需求時,
Advertisiment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他的情緒體驗越來越豐富, 情緒表達顯得十分直接和外放, 加之他的社會交往越發主動, 這段時期, 孩子會常常因為和夥伴之間發生的一些小小不愉快而大打出手, 甚至晈人, 以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
除了孩子自身的情緒可能引發攻擊行為之外, 環境就是第二大原因。 如果孩子生長的環境中不斷出現暴力行為或攻擊性語言, 包括家庭成員之間、夥伴之間, 以及影視傳媒中的畫面,
Advertisiment
雖然說, 攻擊行為就像孩子牙牙學語、踉蹌走路—樣, 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但是, 放任孩子自己解決爭端, 只會讓他們陷於“強者為王”的叢林法則, 從而加劇攻擊行為的惡化。 幫助孩子, 你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給孩子創造一個溫和友善的環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環境則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師, 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 當家庭傳遞給孩子的是溫和友善時, 那麼即使孩子的夥伴中偶然存在這樣的行為, 也不會模仿學習。
2.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狀態
攻擊行為來源於衝突所產生的負面情緒。 無論衝突或大或小, 對孩子而言,
Advertisiment
3.讓孩子發掘更多的宣洩管道
孩子一旦掌握了一些控制和正確宣洩負面情緒的方法, 攻擊行為就會順其自然地減少。 包括:自我冷靜、傾訴、運動類遊戲、繪畫等。 情緒處理的學習可以延伸到日常的方方面面, 父母要善於把握生活中的各種機會, 讓孩子有更多機會練習和摸索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4.引導孩子冷靜地處理爭端
在孩子情緒穩定的基礎上, 引導他們自己理順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 並在衝突點上共同討論友善的替代方法, 不僅讓孩子多了一些社會交往的智慧, 還能很自然地化解小夥伴之間的衝突,
Advertisiment
我們無法幫助孩子永遠隔離掉外界可能存在的傷害, 他唯有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衝突後才能練就保護自己和解決問題的本領。 作為家長, 我們要放平心態, 讓孩子大膽地走進社會, 與小朋友自由交往, 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把握以下四點:
1.當孩子的身體受侵犯時, 可以用肢體阻擋持續來襲的攻擊, 以保護自己盡可能不受傷害。
2.大聲地向侵犯者表達自己此時的心情, 如“停下來” “你弄疼我了, 你不可以這樣做”等, 同時吸引成人的注意, 以幫助孩子共同解決衝突。
3.在侵犯者沒有道歉之前, 孩子有權選擇遠離他’並且拒絕細任何要求。
Advertisiment
4.孩子有權向侵犯者要求道歉, 如果接受則要禮貌地回應, 如果依然不能接受, 可以繼續尋要求道歉, 阻止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