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媽媽與我聊天。 她說:你猜我每天最怕什麼?我問:是什麼?她說:我最怕孩子放學回家。 我問她:為什麼?她答道:因為陪他做作業啊!每次都氣的我幾乎要發瘋!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 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烏嗷喊叫、連罵帶教。
分分鐘想要撕作業抽娃的節奏。
可謂是:前一秒親媽, 後一秒後媽。
很多孩子都不愛寫作業, 怎麼催都無濟於事…你是否想過, 換一種方式對待孩子做作業的問題呢?
很多時候, 不是作業的問題, 不是效率的問題。 歸根究底, 是方法的問題。
孩子一放學回家,
Advertisiment
請全天下的父母記住一句話:“孩子不怕累, 不怕苦, 怕的是不被理解, 不被真愛!”
01
第一句話的問法很關鍵
有位父親他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 他從來沒有輔導過女兒做功課什麼的, 就是每天回來跟女兒聊十分鐘, 只聊四個問題, 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
這四個問題分別是:
1.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2.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
3.今天有什麼好收穫嗎?
4.有什麼需要爸爸説明嗎?
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其實蘊涵著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在調查女兒的價值觀, 瞭解她心裡面覺得哪些是好的, 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勵女兒,
Advertisiment
第三個問題是讓她確認一下具體學到了什麼;
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 一是我很關心你, 二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問題, 包含了很多關愛關懷在裡面, 事實上也證明很有效。
問什麼話其實反映了大人的生活態度, 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觀, 會把孩子向正面或反面的方向引導。
如果一回到家, 看到孩子第一句話是:“作業寫完了嗎?”會讓孩子在內心中呐喊:“你們愛的是我還是我的作業?”孩子們無法理性表達內心的意識, 只能用行為和父母對抗:頂嘴、磨蹭、坐不住、沉默不語、惹是生非......
02
先寫作業?先吃飯?順序很重要
1.放學回來先吃水果
孩子學習了一下午, 大腦累了、肚子也餓了,
Advertisiment
休息15~20鐘, 孩子的大腦有了能量, 然後就可以開始做作業了。
2.在晚飯前做作業
作業在晚飯後進行, 對孩子的作業效率是不利的。 人人都有這樣感覺:在飽餐一頓後, 人就懶洋洋的。
如果在吃飯後讓孩子做作業, 孩子一般都不太情願, 注意力也不集中, 大腦效率也低。 因此, 專家提倡孩子寫作業在晚飯前進行。
晚飯什麼時候吃, 家長是可以控制的。 最好在孩子放學回家休息的時候, 家長做飯;如果孩子做作業時, 家長在做飯, 孩子嗅到飯菜的香味, 食欲就上來了, 也就很難再專心寫作業了。
如果做不到晚飯前做作業, 那就讓孩子在吃晚飯後多休息一會再做作業。
Advertisiment
3.允許孩子做一會玩一會
和孩子達成協議:允許孩子做一會作業, 玩一會。 這可能與家長的教育觀念相抵觸。
為什麼要做一會、玩一會呢?當孩子用心做作業時, 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高速地運轉, 十幾分鐘後, 大腦的葡萄糖就供應不足了。
如果孩子不主動停止工作, 大腦就會形成壓力。 大腦為了轉移壓力, 就會指使孩子去玩。 此時, 不是孩子玩, 而是他的大腦要孩子玩。 我們家長不懂, 往往責怪孩子不用功, 貪玩, 這是不公平的。
03
孩子寫作業時, 正確的陪讀方式
1、孩子認為家長在玩自己卻要學習, 這樣是不公平的
很多家長一邊看電視或者拿著手機玩, 一邊監督孩子, 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准看電視,
Advertisiment
你這樣做會更好
在一旁看書, 不打擾孩子學習寫作業, 當孩子有不懂的地方, 能及時問你, 給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
孩子會受你的感染, 心態平和, 心思都在學習上。 因為, 你做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2、孩子寫作業拖拉、不專心, 很晚作業都沒寫完
很多家長想到第二天孩子還要上學, 自己也要上班工作, 就會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 怎麼還沒寫完!我不看一會都不行, 快點寫!我看著你。 ”雖然家長很焦急, 但孩子並不著急, 依然慢慢悠悠, 或者因為家長在一旁盯著感到緊張而寫不出來。
你這樣做會更好
嚴肅、平靜地對孩子說:“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 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現在到了睡覺的時間,沒寫完也不准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孩子會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心裡想:“沒做完作業,怎麼好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不然會被老師批評。”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3、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
很多家長催趕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孩子還是不理會,於是,怒氣衝天地把電視關掉,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寫作業或睡覺了,心裡埋怨,說家長是“暴君”。
你這樣做會更好
平靜對孩子說:“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老師會批評的。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
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寫作業。這就好比我們大人常說的“給雙方一個好臺階下”,道理他們都懂,但孩子不喜歡被命令。
4、孩子作業寫得很潦草
很多家長一看就忍不住要發火:“怎麼寫得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甚至氣得把孩子的作業撕了。孩子只是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到底怎樣才好看呢?久了也不當一回事了。
你這樣做會更好
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因為作業寫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沒法批改,所以你必須重寫了。這是我們說好的“規定”,不能破壞。
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讓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現在到了睡覺的時間,沒寫完也不准寫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孩子會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心裡想:“沒做完作業,怎麼好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不然會被老師批評。”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3、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
很多家長催趕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孩子還是不理會,於是,怒氣衝天地把電視關掉,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寫作業或睡覺了,心裡埋怨,說家長是“暴君”。
你這樣做會更好
平靜對孩子說:“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老師會批評的。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
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寫作業。這就好比我們大人常說的“給雙方一個好臺階下”,道理他們都懂,但孩子不喜歡被命令。
4、孩子作業寫得很潦草
很多家長一看就忍不住要發火:“怎麼寫得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甚至氣得把孩子的作業撕了。孩子只是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到底怎樣才好看呢?久了也不當一回事了。
你這樣做會更好
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因為作業寫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沒法批改,所以你必須重寫了。這是我們說好的“規定”,不能破壞。
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讓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裡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