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應該也有父母跟我一樣。
當別的家長討論孩子們如何好動吵鬧, 我們家孩子很需要寧靜和秩序。
也許還會抱怨孩子們愛喊無聊, 但是想想自己的孩子似乎很享受獨處。
說不定大人說受夠了孩子們沒禮貌的口氣, 在家卻是自己容易惹孩子傷心。
他們冷靜、謹慎、自律、講理, 也有膽小、固執、敏感、不喜變化的特質, 總之我們面對的不僅是和想像中不太一樣的孩子, 還有難以找到共鳴的自己。
過去離開職場的這兩年裡, 花了更多時間和孩子細膩互動, 不斷書寫的過程中, 除了分享酸甜苦辣, 更多時候是自己內心的對話、掙扎,
Advertisiment
這一路走來難免有些孤獨, 因為我的孩子並不適用於大多數的教養書或教養文章。 簡單的說, 別人有的問題她沒有, 她有的問題很隱性、很深層、很個人, 我必須靠自己觀察修行, 彷彿穿過一個又一個的山洞, 才能真正有效協助她面臨的困難—而那些困難幾乎是被隱藏的好好的, 不想讓別人知道的。 這是個專有名詞氾濫的社會, 有人稱他們是高敏感度孩子, 也有人會簡單的說她們是內向者。 名稱或許能縮短摸索的方向, 但也會帶來許多刻板印象,
Advertisiment
近年來, 探討內向者成人的翻譯書漸漸多了起來, 只是多數的書以類似「內向者求生術」的訴求作為賣點, 或許是市場考量或被鼓勵外向的主流價值觀影響, 這些人真真實實地存在你我身邊, 只是有些人被勉強改變了而隱身人群。
或許這是很好的時機, 從成人回溯教育過程的關鍵時刻, 再倒過頭來觀看這些內向的孩子們, 或許會有很不一樣的角度。 身為一個外向者、低度敏感甚至過動的人, 這也是訓練自己同理心、真正做到尊重別人的進修課題。 當然, 我期許自己再透過這個書寫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