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數學學不好怎麼辦

小編推薦:2011年寒假孩子必做的四件事

科學看來, 世界上並無天才。 但在很多家長和老師眼裡, 很多數學學得好的人都有天賦。 果真如此嗎?大眾熱線來了好幾個心急的家長, 他們一開口就抱怨:做那麼多數學題, 為什麼我孩子還是成績平平?

華人數學家大會上剛剛產生了新世界獎得主。 他們都還年輕人, 有本科, 有碩士, 有博士, 是從全球名牌大學中挑出來的數學精英分子。 雖然成長經歷不同, 但在他們學數學的路上, 還是能找到一些交叉的軌跡, 或許對孩子和家長們解決困惑有啟發。

關鍵點A:

興趣——用趣味代替符號

Advertisiment

斯坦福大學博士生張若楠的父親, 總是習慣於先問若楠:“你想不想做這道題?”但每次她都對爸爸出的題異常感興趣, 因為都是趣味數學。 比如有道題目到現在都記憶深刻:有兩個酒瓶, 每瓶有八兩酒, 用一個可以盛三兩的酒杯, 怎樣量出四等份的酒?結果她在圖紙上畫了一整天, 演示各種倒來倒去的方法, 非常有意思。

有興趣。 這幾乎是所有學生給出的答案。 臺灣清華大學學生陳乃嘉說:“做出一道題帶給我成就感, 我喜歡解題時注意力集中的那種感覺。 ”

浙大學生林彬彬上高中時, 班裡有很多數學“應試型”選手, 做題“批量生產”。 他們樂衷於進行比賽, 一星期一本習題, 比誰做得快。 最後居然能不思考就下筆。

Advertisiment
集體營造的數學樂趣讓人樂此不疲。

很多人贊同一個觀點:數學很抽象, 又很具體, 關鍵是怎麼讓孩子明白數學其實就在身邊, 逛街時買蘋果、數樓層、看斑馬線, 都可以讓小孩子腦子裡有數學意識, 而不要羅列一組加減乘除符號。

小編推薦:2011年寒假孩子必做的四件事

關鍵點B:

基礎——題海戰術也沒那麼壞

鑽研一個猜想跟考試拿100分不同, 但又有共同點:你首先要熟知公式和定理。

“初中時, 我經常和一位同學一起做數學題。 她能做的我都能做出來, 但讓人傷心的是, 每次考試她的成績都比我好。 ”

陳乃嘉一直對往事耿耿於懷, 她總結原因是基礎薄弱, 沒辦法找到更靈活的解題技巧。 於是上高中之後, 她花了大把力氣惡補:一個學期做了整整3釐米厚的習題。

Advertisiment
事實證明, 有了基礎才能有提高, 蓋樓沒地基的道理誰都懂, 但做起來不容易。

但林彬彬似乎不太主張這種學習方式:“數學是思維能力, 而不是簡單套公式。 否則就沒辦法察覺到數學的美妙, 也沒什麼發展。 ”

小編推薦:2011年寒假孩子必做的四件事

關鍵點C:

規律——趕著學容易打亂節奏

碰上會引路的父母, 跟找到一個大師同樣不易。

很多父母有超前意識, 讓孩子“趕著學”:一年級學二年級課程, 二年級學三年級課程, 以為占得先機。 這一做法幾乎被所有獲獎者否定。

就像為什麼是7歲讀小學而不是3歲讀小學, 很多事都要遵循規律。 趕學容易給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 時間一長肯定厭煩, 不光是數學,

Advertisiment
很多學科都是這樣。

一位獲獎者說, 他在讀小學的時候, 有個男生就試著超前學, 每次考試都能拿到接近100分, 但上了初中後像變了個人, 成績也下滑。 這個男生總是皺著眉頭:“當初老師不是這麼講的呀, 怎麼不一樣了呢?”學習節奏完全打亂了。

他們建議家長, 即使再著急, 也沒必要嚴肅地讓孩子超前學數學, 孩子可以在有餘力的基礎上讀些課外讀物, 既鞏固基礎, 又能拓展思維, 開闊看問題的眼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