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更需要體育鍛煉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天性好動, 整日玩個不停, 哪裡需要什麼體育鍛煉。 其實不然, 研究發現, 合理、適度、科學的體育鍛煉對孩子的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豆豆的健身之路
豆豆出生時只有5斤重, 體弱多病, 三天兩日上醫院, 看著孩子整天遭受打針、吊水的痛苦, 爸爸媽媽很是心疼, 暗下決心, 要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孩子的體質。
從豆豆會走路開始, 爸爸每天都帶著她進行至少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 從未間斷。 豆豆上幼稚園時, 周圍許多父母都帶著孩子學習各種特長, 爸爸卻帶著豆豆來到各種體育場所,

Advertisiment
讓她感受運動的快樂。 因為爸爸覺得讓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比學習美術、鋼琴更重要。
豆豆上學後, 爸爸仍然不改初衷, 這一來豆豆用在學習上的時間難免就會比較少, 但她的學習成績卻——直名列前茅。 奇怪嗎?道理很簡單:經過體育鍛煉, 豆豆的精力比別的同學旺盛, 上課能專心聽講, 作業完成速度快。 而且, 抗挫折的能力也較強, 如果偶爾成績不理想, 豆豆也不會垂頭喪氣, 而是依然對自己充滿信心。
鍛煉——強身又健心
1、促進智力水準的發展。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活動, 能使孩子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交替轉換過程得到加強, 從而改善大腦皮層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準確性, 使思維更力口靈活、協調。
2、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
Advertisiment
參加體育活動本身就必須克服困難, 遵守競賽規則, 制約和調控自己某些不利的個性品質, 這些都是孩子成長必需的品質。
3、調節情緒, 增進快樂。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 大腦會分泌一種“內腓肽”的物質, 科學家把它稱做c(J陝樂素”, 它能使人產生愉悅。 所以說, 體育不僅是強身之育, 也是強心之育。
對症選擇運動方式
怎樣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 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呢?
●孩子不太合群, 不習慣和同伴交往:建議選擇足球、籃球、排球以及接力跑等集體項孩子有些膽小、做事怕風險、容易害羞:建議選擇游泳、溜冰、滑雪、拳擊、單雙杠、馬、跳箱、平衡木等具挑戰性的項目, 從而不斷克服害羞、膽小等心理障礙, 戰勝困難。
●孩子經常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就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如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拳、跨欄、跳遠、跳高、擊劍等活動,
Advertisiment
這些項目對於鍛煉孩子的果斷性具有很大作用。
●孩子性情急躁, 愛衝動:最好能多帶孩子參加下棋、打太極拳、騎自行車、射擊等需要考驗控制力的活動, 這些活動有益於穩定情緒。
●孩子的自信心不夠強:可以選擇跳繩、俯臥撐、做廣播體操等活動。 堅持鍛煉一個時期後, 你會發現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
●孩子做事不能正常發揮:容易緊張:就多帶孩子參加、觀摩一些公開的、激烈的體育比賽, 鍛煉孩子冷靜沉著應對比賽的能力。
●孩子好逞強, 愛自負:可以選擇一些難度較大、動作較複雜的專案如跳水、體操、馬拉松等, 也可以給孩子找幾個對手,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
吳翠秀
本文由《兒童與健康》雜誌社授權搖籃網獨家發表,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