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媽媽相信你, 下次能做得更好。 ”
對孩子來說, 父母的信任是幫他們建立自信的催化劑, 也是學習人際交往技巧的基礎課。 心理學家發現, 信任的語氣會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 有助於樹立自信心, 形成友善、真誠、合作的品質, 社會適應能力強, 更能與人建立互信關係。 而懷疑的語氣會給孩子造成巨大壓力。 比如總是懷疑地質問孩子“你能考這麼高的分數嗎”、“回家這麼晚, 肯定去網吧了”, 長此以往, 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在父母眼中已經不是好孩子了, 有可能破罐破摔。 家長不妨換個口吻, 比如說“這次考得很好,
Advertisiment
2.“這次我尊重你的決定, 但下次不能這樣了。 ”
不少父母受傳統思維局限, 認為孩子沒有獨立人格, 有時說話語氣缺乏尊重。 發展心理學家指出, 孩子從兩三歲起就萌生了自我意識, 越來越有主見, 並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強。 因此, 當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或要求時, 家長不要認為這是不聽話的表現, 粗暴回應。 比如孩子想先看動畫片再寫作業, 不要武斷拒絕, 而要用尊重的語氣說:“儘管你沒有寫完作業, 但我理解, 動畫片一會就播放完了。 所以我允許你先看動畫片, 但以後不能這樣了。 ”這樣說, 孩子更樂於接受。
3.“這件事情, 我們先XXX, 你看好嗎?”
有些家長跟孩子說話常會不耐煩,
Advertisiment
4.“寶貝, 你太棒了。 ”
每個孩子都有表現欲, 家長用讚賞的口吻跟孩子說話, 會讓孩子產生快樂的情緒體驗, 強化優點。 如果家長吝惜幾句表揚的話, 就有可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舉個例子, 當孩子認認真真地幫著掃了地,
Advertisiment
5.“沒關係, 下次一定會更好。 ”
孩子做事出現失誤, 家長如果一味批評責怪, 就可能讓孩子失去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 此時應該用鼓勵的口氣對孩子說話, 比如孩子偶爾成績不好, 家長就要幫孩子總結經驗教訓, 並鼓勵地說:“這次考得不太好, 沒關係, 好好找出原因, 下次一定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