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最怕媽媽這六句牢騷,你喜歡掛在嘴邊嗎?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生活中就有很多媽媽被孩子氣到崩潰, 紛紛從文靜女神變成嘮叨老太。 對著孩子嘮叨的時候, 難免要發一些牢騷, 而其中一部分牢騷則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那麼都有哪些牢騷不能對著孩子發呢?

1.“你真是個笨蛋, 連這個都不會!”

如果媽媽們恰好比較忙, 而寶寶又在旁邊問東問西, 那麼就會變得沒什麼耐心:“煩死了, 這個都不會, 你怎麼這麼笨啊!”孩子聽到媽媽的呵斥自然會哇哇大哭, 而媽媽們卻不覺得自己錯了, 反倒認為孩子又不聽話了。

除此以外, 很多媽媽總是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能力,

Advertisiment
比如對於大人來說, 15+10=25是非常簡單的題目,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 這道題嚴重超綱。 如果媽媽用自己的標準來判定, 那麼孩子又會被貼上“笨”的標籤。

生活中, 媽媽們可能會帶著孩子去親戚家串門, 為此就免不了“喊人”。 而如果孩子比較怯弱, 不敢喊, 媽媽就可能沖著他們發牢騷:“你怎麼這麼笨啊, 連聲阿姨都不會喊!”

解析:孩子的記性非常好, 如果你總是罵他們“笨蛋”, 那麼他們就會信以為真, 並且逐漸失去自信, 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2.“你再這樣, 我就把你送人!”

估計不少媽媽們喜歡這樣都逗孩子, 看到寶寶在吃好的就故意說:“看起來好好吃啊, 能不能給媽媽來一口?”如果寶寶不樂意, 那麼就立馬假裝生氣:“都不給吃一口,

Advertisiment
我不要你了!”結果寶寶往往會被嚇得手足無措, 次數多了還可能因此大哭。

生活中, 也有不少媽媽以此要脅寶寶:“你再不好好坐那吃飯, 媽媽就把你送人, 樓下李奶奶剛好要個小孩!”注意這種話會讓孩子非常煩惱, 懷疑媽媽是不是不愛自己了。

另外有些媽媽總是會說一些氣話, 比如孩子被說了兩句, 就往門外跑, 此時媽媽就會大喊:“快滾, 能走多遠都多遠, 以後不許再踏入家門一步!”這絕對是大忌, 因為孩子聽了很可能真的會賭氣出走, 到時候你還要自己花時間找他回來。

解析:傷心多了自然就心灰意冷了, 如果總是給孩子“我不喜歡你”的感覺, 那麼他們就會感覺自己被拋棄, 並且越來越孤獨、自閉。

Advertisiment

3.“再不聽話, 我就喊員警來抓你!”

不少媽媽們都不解:為什麼孩子那麼怕打針?其實這很多時候, 是家長自己所致。 就有不少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會這麼嚇唬他們:“再不聽話, 我就喊醫生給你打針!”注意這種話就是在告訴孩子, 打針很疼、醫生很可怕。

我們平常總是要孩子尊敬老師, 但是又總是拿老師來嚇唬孩子:“今天禮拜天了, 再不把作業寫完, 明天就告訴老師, 看他怎麼懲罰你!”都這麼教孩子, 他怎麼還能和老師和睦相處呢?

我們平常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都給員警叔叔樹立了非常光輝的形象:公正、正義、抓壞人……然而平常孩子一做錯事, 就嚇唬他:“馬上喊員警來抓你坐牢!”如此這般, 孩子會懷疑自己就是壞人, 並且對員警產生恐懼。

Advertisiment

解析:不要總是拿社會職業嚇唬孩子, 只會讓他們對其產生恐懼。 當孩子犯錯時, 媽媽們要幫助引導並糾正, 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嚇唬。

4.“你動作快一點, 我都要遲到了!”

估計這是很多家庭早晨的常事兒, 孩子努力的穿著衣服, 而媽媽則在一旁嘮叨:“你快一點啊, 我上班都要遲到了!怎麼這麼墨蹟啊……”孩子動作慢並不是他的錯, 而是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快什麼是慢。

其實在寶寶眼裡, 他們的速度已經很快了, 可是在媽媽心中, 這個就是墨蹟, 還沒有達到要求, 所以希望孩子再快一些, 完全沒有顧忌孩子的感受。

沒有孩子一出生就是天才, 成人會的東西他們也不一定會。 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要覺得事情簡單就責駡, 次數多了,

Advertisiment
孩子自然會膽怯, 從而失去了做事的勇氣。

解析:不要拿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如果你希望孩子速度快, 那麼請教會他們怎麼快, 培養時間觀念。

5.“隔壁小明都會背詩了, 你怎麼還不會!”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那麼優秀, 而自家孩子卻總是技不如人, 生活中有不少媽媽總是喜歡拿二者比較:“隔壁小明昨天比賽拿了二等獎, 你看你啥都沒有!”

雖然這種比較式可以激勵孩子, 讓其努力上進, 但是要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會出現, 你拿二等獎別家就能拿一等獎, 你拿一等級別家就有國家第一名。

解析:如果總是和別人家孩子比較, 那麼孩子就會逐漸失去特色, 並且感覺自己無能。

6.“不許看電視/不准抱著玩具睡覺!”

一些家長會比較強勢,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喜歡用一些命令性的詞彙:不准、不許、不能等。雖然這類詞語可以有效地表達你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孩子個性的發展。

也許一聲“不許”可以讓孩子瞬間聽話,但很多時候卻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並且故意不聽話。而隨著次數增多,親子關係也越來越差,最後你只能抱怨:“怎麼孩子就不和我親呢?”

解析: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教出完美的孩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喜歡用一些命令性的詞彙:不准、不許、不能等。雖然這類詞語可以有效地表達你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孩子個性的發展。

也許一聲“不許”可以讓孩子瞬間聽話,但很多時候卻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並且故意不聽話。而隨著次數增多,親子關係也越來越差,最後你只能抱怨:“怎麼孩子就不和我親呢?”

解析: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教出完美的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