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最討厭父母做的8件事

孩子最討厭父母做的8件事

生活中, 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 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 發完脾氣後, 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 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該怎麼做, 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第一件:父母吵架

父母誤認為孩子年紀尚小, 夫妻間說些什麼, 做些什麼, 對小孩子是無關緊要的。 其實, 孩子們那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 早已把父母在他們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了。 有些家庭, 夫妻間爭吵不休, 滿嘴粗話, 甚至動手動腳, 家庭氣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 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壓力;有些父母,

Advertisiment
長期感情不合, 在家裡寡言少語, 在這種氣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壓抑, 時間久了勢必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 會使孩子變得冷漠、執拗、粗野, 對其心理健康發展相當不利。

第二件:父母發脾氣

生活中, 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 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 發完脾氣後, 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 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該怎麼做, 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 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 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 你能趕快……”

第三件:偏心, 對孩子不能給予同樣的愛

父母偏心, 讓某些孩子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余光裡, 同是一對父母的孩子, 零用錢、衣服、出遊……待遇卻不一樣,

Advertisiment
這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 大量研究發現, 父母偏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引發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為問題。

第四件:父母失信

失信同時失威信, 家長說話不算數, 不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甚至還影響孩子的自身形象。 它會讓未形成守信觀念的孩子覺得, 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 答應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辦, 這樣, 孩子就很容易養成“輕率”“無信用”的壞習慣, 成人後, 這種“失信”的習慣會讓自己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

第五件: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問題

孩子正處與好奇心旺盛時期, 小腦袋總有許多為什麼。 有的父母嫌孩子煩, 三言兩語打發孩子,

Advertisiment
孩子也許還很小, 但他也能感覺到爸媽的態度, 父母的冷淡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不應該問問題, 或者不應該問這一類問題, 讓他對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爸媽的敷衍還會讓孩子漸漸失去提問的熱情, 也會漸漸失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知半解, 信口作答, 孩子對爸媽的話總是深信不已, 你給他錯誤的答案, 孩子會當成是真理而記住, 錯誤的觀念一進入腦海, 再要改回來就難了。

第六件:不歡迎孩子的朋友

幼兒家庭教育孩子長大了, 也希望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 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相信媽媽們應該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際關係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小夥伴不太懂禮貌, 或太精於算計,

Advertisiment
或會欺負人, 愛撒謊等缺點而不喜歡。

孩子能與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際關係中一種最基本的關係, 要尊重孩子根據雙方意願和喜好進行自由選擇。

第七件:忽視孩子的優點

這源自于父母們望子成龍的心態。 但是, 每個人都有優點, 也有缺點, 孩子也是一樣。 父母由於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 眼中看到的似乎總是孩子的缺點, 而忽視了他們的優點。 在現實生活中, 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 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誇張, 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 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 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點, 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 學習事物有快有慢,

Advertisiment
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 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 不能只取決於一個方面。

第八件: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 親朋好友相聚, 談論各自的孩子, 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 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 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 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 博取別人的讚歎有的家長, 簡直把孩子說成“豆腐渣”。 這無形中, 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沒人賞識他, 例如學習不行, 長相不行, 交際不行, 幹家務不行, 讓家人為他受累, 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 和父母逐步疏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