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最討厭父母的五種行為 百分百你也中招了!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的一言一行, 都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 但往往我們作為家長的人, 卻常常忽視了一些你自認為不重要, 但在孩子心裡卻覺得非常重視的問題。 如果父母有以下五種行為的, 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很不利, 必須改緊糾正過來!

第一種, 過於嘮叨

沒有人喜歡別要在後面不停的嘮叨, 哪怕是自己錯了, 自己做的不對, 也不喜歡重三重四的不停的念叨。 如果不以事論事, 總翻舊賬, 孩子會覺得你很可怕。 孩子犯錯了要糾正, 但不要總是不停的念叨, 說一次就夠了。 如果還屢犯,

Advertisiment
就提醒他, 你已經犯過同樣的錯誤, 不允許再犯, 他會記住的。

第二種, 過度指責

俗話說, 沒人能夠十全十美, 更何況年幼的孩子, 又能哪不犯錯呢?經常生活在指責環境下的孩子, 將來會變得攻擊心特別強。 請允許孩子有時候沒做好, 給他們多一點機會, 多一點耐心, 他會覺得更愛你。

第三種, 總愛比較

幾乎80%以上的家長, 都有過把自己家的孩子與他人的孩子作比較的行為。 首先, 你把孩子拿出去比的時候, 已經傷了他的自尊心, 他會覺得很沒面子。 再次, 比較不但比不出個 所以然來, 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所以, 與其總把孩子的缺點拿去和人家的優點比, 不如多想想辦法如何把孩子的缺點變成優點。

第四種, 要孩子學習,

Advertisiment
自己卻在玩

不停的跟孩子說, 不能玩手機, 不能玩電腦, 要好好學習。 可自己呢, 每天下班回到家, 就翹著個二郎腿坐在沙發上不停的刷手機。 其實此時孩子的心裡特別不服, 憑什麼你下了班就可以玩, 而我就只能學習呢?以身作則, 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也要求自己, 效果才明顯。

第五種, 過度關心

關心原本是好事, 可過度關心則會弄巧成拙。 如果孩子做的每一件事, 包括:今天和哪個同學出去玩了, 你的日記裡記錄的什麼, 剛才是哪個同學來的電話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那麼, 久而久之, 孩子將會躲避你。 他會覺得自己被監控、喪失了自由而對你很反感, 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哪怕是你說得有道理的事情, 他也不願意接受。 這一條最為重要,

Advertisiment
但幾乎80%以上的家長中招。 必竟, 這是自古就傳下來的一個傳統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