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媽媽,
我們誰都不希望自己懷胎十月辛苦分娩生下的孩子與自己不親近,
甚至討厭自己,
但是,
真的有時候我們在無意中就會成為一個孩子討厭的媽媽。
1、不好玩媽媽孩子喜歡唱歌、跳舞、繪畫、剪紙、捏泥巴,
可媽媽這些都不會。
媽媽早出晚歸,
對孩子的愛好根本不感興趣,
還嫌棄孩子話為什麼這麼多。
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強,
可如果媽媽總是一問三不知,
便會讓孩子感到很失望。
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對一些事情的興趣,
同時也會影響媽媽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
同時對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的發展也很不利。
Advertisiment
做一個令孩子喜歡和自豪的媽媽,
勤學習是關鍵。
但同時,
也要盡可能抽時間多陪孩子一起玩,
多和孩子言語交流。
雖然媽媽不是完美的,
總有些事情是媽媽不會的,
但要告訴孩子知識是無涯的,
媽媽會不斷地充實自己,
就像孩子現在做的一樣。
2、不修邊幅的媽媽我們曾經都做過孩子,
也都明白,
開家長會時,
如果媽媽打扮的精緻優雅,
被同學羡慕,
就會覺得很有面子。
而當一位不修邊幅的媽媽走進教室,
被同學指指點點時,
孩子就感覺受到奇恥大辱。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
一個形象佳、氣質好、品德優的媽媽,
確實能讓孩子自信不少,
這就是女人的力量呐!學著為了孩子當個精緻的媽媽,
Advertisiment
精緻不是你穿多麼名貴的衣服,
提多麼大牌的包。
精緻是一種生活態度,
它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裡,
比如:乘地鐵時不隨意脫鞋,
不在公眾場合盤腿而坐等。
要瞭解:無論走到哪裡,
媽媽的精緻,
都代表著孩子尊嚴的一部分。
3、愛拿錢說事兒的媽媽“媽媽,
老師說這學期的補課費該交了。
”“怎麼又要錢啊,
上個月不是剛剛交過嗎?沒錢!”金錢永遠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
即便是發生在親子之間。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學校經常收費,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跟他計較養他很費錢。
隨便一句“沒錢”,
無形中給孩子貼上“貧窮”的標籤,
如果這張標籤無法撕掉,
日後即便他再富有,
也始終會被貧窮的意識折磨。
4、悲觀的媽媽“媽媽,
這次考試沒考好,
數學考了68分。
Advertisiment
”“考這麼點,
這怎麼能考上大學,
找得到好工作呢?這怎麼辦好呢?”不要做消極悲觀的媽媽,
不要小題大做,
不要一點小事就覺得世界崩塌了。
孩子受挫時,
最需要一位元樂觀的媽媽來支持,
如果連媽媽都這麼悲觀,
那受挫無助的孩子該找誰當依靠?另外,
我很欣賞一句話:“孩子只不過走錯了一步,
並不代表人生就毀了。
”成長的年紀,
媽媽的悲觀是孩子軟弱的毒藥。
5、用孝順綁架孩子的媽媽“媽,
你為什麼吃我桌上的東西,
那是同學送我的!”“才吃了你幾口東西,
你就對我大吼大叫,
那我以後還怎麼指望你來孝順?”傳統的固定觀念,
讓我們習慣把任何事都跟孝順扯上關係,
不要總假借孝順的名義綁架孩子,
天天將孝順掛在嘴邊,
Advertisiment
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壓力和負擔!孝順是建立在父母給予孩子關愛的基礎上,
孩子也有自由的意志,
不要總讓孩子以為,
他的存在,
只是父母拿來防老的工具。
6、強迫孩子詆毀另一半的媽媽和另一半吵架,
不要把孩子牽扯進來,
別硬拉著孩子,
強迫他去指責另一半,
抱怨另一半,
說另一半的壞話。
對孩子來說,
偏袒一方,
詆毀另一方,
都會令孩子痛苦為難。
夫妻吵架,
無論結果如何,
傷害都不該由孩子承擔。
7、愛說髒話的媽媽和孩子爸吵架,
有時媽媽沒地方出氣,
就說髒話洩憤。
就我自己來說,
很反感說髒話的媽媽,
雖然有時自己也會冒幾句髒話,
但聽到自己媽媽說,
真的感覺受到了天大的傷害。
8、冷酷無情的媽媽“媽媽,
我們班XX,
Advertisiment
她爸爸最近好像……”“小孩子家家的,
不要多管閒事,
管好自己就行了!”聽到孩子講別人家的事,
沒等說完就打斷孩子的話,
孩子關心同學,
是好事兒,
我們為什麼要扼殺他們關心他人的能力?今天我們阻止孩子關心同學,
明天我們有什麼理由指責孩子自私,
不關心父母?9、不尊重孩子隱私的媽媽如果你與鄰居私下談論你5歲的兒子夜晚睡覺還離不開奶嘴,
孩子知道後自尊心就會大受傷害;如果爸爸在熟人面前訴說他8歲的孩子還尿床,
這種揭短行為也會使兒子對父親失去好感和信任。
每一個人,
即使他還完全是一個小孩子,
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領域,
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隨意干涉。
因此,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
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牽涉其個人私事或隱私,
大人應予以尊重,千萬別向外人揭短。10、藥罐子媽媽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需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需要堅持鍛煉身體。在孩子的眼中,他們喜歡房間每個角落堆滿的都是玩具,而不是媽媽的藥瓶。他們希望陪媽媽去看風景,而不是去看醫生。
大人應予以尊重,千萬別向外人揭短。10、藥罐子媽媽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需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需要堅持鍛煉身體。在孩子的眼中,他們喜歡房間每個角落堆滿的都是玩具,而不是媽媽的藥瓶。他們希望陪媽媽去看風景,而不是去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