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會選擇離家出走,並不是家長給的愛不夠

張昊今年十三歲, 生在一個單親家庭, 從小父母離異, 張昊跟著媽媽一起生活, 生活艱辛可想而知。 張昊的媽媽為了生計, 天天在外奔波, 累死累活, 但是一心想著, 只要張昊的生活能好一點, 張昊的媽媽再苦再累無所怨言, 也許張昊的媽媽感覺張昊從小沒有爸爸的疼愛, 於是就對張昊倍加疼愛, 甚至達到溺愛的程度。

以至於張昊從來不會體諒媽媽的辛苦, 也從來沒有想到媽媽為了他, 付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 這只管向媽媽予取予求, 稍不順心, 就會大發脾氣。 由於張昊媽媽工作辛苦, 有無人體諒,

Advertisiment
脾氣也非常不好, 當兩個人爭鋒相對時, 那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張昊正是青春期, 叛逆非常厲害, 一氣之下, 摔門離開了, 一走就是兩三天。

今天, 因為張昊媽媽想讓張昊學習會兒, 估計長期的內心壓抑, 出口帶有情緒, 而張昊一聽到學習就頭疼, 再看自己媽媽的態度又如此的惡劣, 所以火一下子就上來了, 張昊和自己的媽媽大吵了一架, 也不顧的天色漸晚, 孤身一人離開了家。 張昊獨自站在昏黃的路燈下, 也不知該往哪裡去, 於是靈機一動, 又去找同學了, 這時候, 只有靠自己的兄弟。 張昊在自己的好朋友家裡住了兩晚, 其實他不知, 自己的媽媽在家哭得昏天暗地, 嗓子都哭啞了, 在張昊媽媽的心中, 張昊是她全部的希望,

Advertisiment
自己把一切心思都放在了兒子的身上, 沒想到, 反而把張昊養成現在的樣子, 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觀點:離家出走, 是孩子自我意識感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孩子已經漸漸長大, 有了自己的思想, 這時候, 父母和孩子交流時, 不應該再像小時候一樣, 什麼事情只要下達命令, 他們就會乖乖的去做。 反而, 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不注意傾聽, 只是一味的否定和打壓, 這樣不僅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也無法對於孩子尚未成熟的思想, 做出正確的引導。 孩子也總是感覺自己額父母不理解自己, 久而久之, 甚至會產生敵對感, 在家裡無法得到溫暖, 於是就想著逃離這個家。

父母該怎麼辦:

雖然有很多孩子都有“離家出走”的念頭,

Advertisiment
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願意走到“離家出走”這一步, 他們有這樣的選擇, 固然有他們自身的原因, 所以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出現了這樣的狀況, 身為父母的我們, 是否要反思一下自身的原因, 從源頭來打開這個結。

1、父母要理解孩子

父母應該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 是否總是誤解孩子, 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心生芥蒂, 在這個家裡, 無法體會到, 父母愛的溫暖, 甚至缺乏安全感。 其實父母應該給孩子一種, 任何時候, 家都是最安全、最溫暖的地方, 所以父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

2、認真和孩子交流

父母要瞭解孩子真正的內心, 然後對症下藥, 讓孩子明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 逃避是一種懦弱和無能的表現。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