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果一定要出去打工,
最好留下一個陪伴孩子長大。
如果不能,
最好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
如果還不能,
也一定要每天抽出固定時間給孩子打電話、網上聊天、寫信,
每天做不到,
每週做一次也好,
讓孩子感受到爸媽雖然人不在身邊,
但是,
心在、愛在、陪伴在。
作為孩子的父母和重要的養育者, 首先得給孩子愛, 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被理解, 跟孩子有很親密的、無條件的情感關係。 只要這世上還有一個人值得留戀, 人就不會輕易選擇自殺。
孩子需要知道爸爸媽媽非常愛自己, 再困難的事情也不用害怕,
Advertisiment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 都會感受到各種各樣的情感傷痛。 因為他們還小, 還沒法理性地探究和解讀這些傷痛, 很多感受都是被放大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放大到崩潰, 有的孩子卻沒有呢?
如果孩子能及時向父母或主要的養育者傾訴, 得到引導和安慰, 那這些傷痛就不會傷到孩子, 反而成為孩子成長的契機。
如果找不到人說, 或者說了沒人聽, 還被罵, 那孩子就會很慘, 他心裡會想, “都是我不好”“沒有人喜歡我”“我幹什麼都不行”“要是沒有我, 大家可能過得更開心”“要是我死了就好了, 就不用忍受這樣的痛苦了”。
孩子的整個天都陰沉下來, 無能、無助、無望, 時間久了,
Advertisiment
孩子會輕易選擇自殺, 是因為他們往往誤以為人死了是可以復活的, 他們的自殺多半是衝動的。 臺灣學者的研究發現, 有50%的兒童自殺, 從想到做, 不足15分鐘, 且少有強烈的自殺意圖與周密的計畫。
孩子在自殺前, 一般都會通過各種蛛絲馬跡告訴家長1. 間接、委婉地說自己“不想活了”, 整天把“沒意思、煩死了”掛在嘴上;或者謹慎地暗示給周圍的人;有時會在日記、繪畫、信函中流露出來。
2. 認識問題的思維方式出現偏差, 經常固執地出現非此即彼的想法, 或者受一丁點挫折就推斷自己一輩子都完了。 心情鬱悶, 沒了耐心, 把自殺當作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
Advertisiment
3. 情緒波動大, 情感表達不同以往。 焦躁不安, 常常哭泣, 或者沉默少語, 行為怪異, 甚至突然粗魯無禮;或者對往日喜歡的事情失去興趣, 完全提不起精神。
4. 想自殺的孩子還會有一些身體的症狀, 比如很容易感到疲勞、體重減輕、食欲不振、懶得動、頭暈頭痛、失眠噩夢等。 這往往是抑鬱情緒作祟, 千萬不能簡單地認為孩子只是身體出了問題。
5. 在日常生活中, 會突然好像變了個人兒, 出現不同尋常的舉動。 比如與身邊的人常發生衝突, 不願出門見人, 儘量回避與人接觸;無緣無故地收拾自己的各種東西, 向人道謝、告別, 歸還以往所借用的物品、贈送紀念品等等。
一旦孩子有以上表現, 父母要趕緊回家,
Advertisiment
對年齡小的孩子, 說多了他們不能理解, 當下即刻的幫助只有愛的擁抱, 設法幫孩子“轉移焦點”, 暫時“遺忘”。
對較大的孩子, 可以借助談話來處理情感傷痛。 此時一味地表示同情或者責駡, 效果並不好, 倒是大人們對事件的態度比較重要。 若能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痛苦已經被大人們嚴肅認真地看待, 會增加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力量感;若孩子能感受到大人們能夠接納自己, 而不是需要自己一味地壓抑, 興許能體會到這樣的傷痛另有意義,
Advertisiment
阻止自殺的最好途徑是阻止導致自殺發生的問題。 養育孩子, 必須要做一個對孩子負責的有心人, 仔細留心孩子的行為, 關心和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發現問題, 要及時與孩子、孩子的同學、孩子的老師去溝通。 留守家庭的老人要及時向孩子的父母報告孩子的情況, 當然缺席的父母更要經常和孩子聯繫。 聯繫時, 別一張口就問學習好不好, 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理解和牽掛。
為孩子創造一個接納的、包容的家庭環境非常重要, 放棄對孩子簡單生硬的評判, 讓孩子回到家, 既願意報喜, 也敢於報憂, 這樣才能及時瞭解孩子, 及時給予孩子情感的慰藉和人生的引導。
最後, 讓我們來聽聽留守孩子的心聲吧“好久沒人牽我的手, 好久沒人摸我的頭,冰涼的小手發燙的額頭,生病是最想你們的時候……”
“我有一個美麗的布娃娃,她和我一樣都是一個人在家,因為我沒有見過她的爸爸媽媽,也沒有見過她給他們打電話。布娃娃,布娃娃,你想不想你的爸爸和媽媽,天黑的時候,你會不會孤單害怕……”
好久沒人摸我的頭,冰涼的小手發燙的額頭,生病是最想你們的時候……”“我有一個美麗的布娃娃,她和我一樣都是一個人在家,因為我沒有見過她的爸爸媽媽,也沒有見過她給他們打電話。布娃娃,布娃娃,你想不想你的爸爸和媽媽,天黑的時候,你會不會孤單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