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有口吃怎麼辦

常聽家長說“寶寶說話老是結巴, 我聽著都急!怎麼辦啊?”其實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早期孩子說話結結巴巴多數不屬於病理範圍, 只要善加引導多數會自愈的。 下面就聽專家來講講兒童結巴的原因以及家長的應對之策。

孩子說話結巴的原因

結巴在兒童中比較常見, 患病兒童約占兒童總數的5%。 之所以有這樣的發病率, 是跟幼兒的語言學習有關。 幼兒的言語發展要經歷一個腦、嘴協調, 學習表達的過程, 2、3歲的幼兒正是言語發展的起步階段, 掌握的詞彙量很少, 表達能力有限。 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

Advertisiment
要選適當的詞彙, 這對他們來說, 是要有些困難的。 因此, 他們完全可以表現出猶豫、吭哧、停頓和重複。 應該說, 這時的口吃是一種自然現象, 而不是口吃症狀, 更不屬於病理範圍。 大約一半的結巴兒童是在5歲以前發病, 並在5歲前不治自愈。

不過, 有一些特殊的原因, 會導致孩子更容易出現結巴, 原因有以下幾點:

1、因模仿而導致結巴。 結巴的感染性很強, 由於兒童的語言機能還不完備, 容易受其他結巴的人影響, 如孩子們之間的模仿, 經常和 結巴的人接觸均可能導致結巴。

2、父母在兒童學說話階段要求過急, 孩子發音不准或咬字不清楚時, 父母急於作過多的矯正, 甚至在孩子一句話還沒說完的時候就經常打斷進行矯正, 使孩子在心理上造成壓力,

Advertisiment
在說話的時候出現緊張, 害怕說錯。 越怕說錯, 心理壓力越大, 精神越緊張, 失去說話的信心, 而導致結巴。

3、突然的精神刺激, 如受驚嚇, 環境突然改變等造成心理緊張, 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 也可能導致結巴。

4、遺傳因素。 結巴與大腦兩半球優勢或某種腦功能、語言器官功能障礙有關。

孩子有了口吃怎麼辦呢?

1、以平常心對待, 如果你緊張了, 說話的語氣、語調會流露出來, 孩子受到暗示, 也會緊張, 說話就更不流利了。

2、絕對不要取笑、表示厭惡、恐嚇、甚至打罵。

3、有他在場時不要和別人議論他的口吃, 不要模仿他的口吃, 否則會更壞。

4、對他講話要放慢, 每個字說清楚, 同時也要求他講得慢, 不要著急, 但是當他講話有些拖長音或者重複,

Advertisiment
你就聽著, 不要重複學他, 等他講完, 過一會兒讓他再說一遍,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 第二次再講同一句話, 就會好得多。

5、讓孩子在說話之前先唱歌, 這是日本育兒之神內藤壽七郎博士提倡的矯治口吃的方法。 孩子在結結巴巴的開始說話後, 對他說:“來呀, 讓我們唱那首歌!”並開始和孩子一起唱(母親和孩子一起唱也可以), 隨便唱什麼, 只要是他熟悉的, 都可以, 唱完以後, 再溫和地問他:“你剛才想要說什麼?”這時候, 多數情況下, 孩子都不會發生口吃, 會流利地說出話來。 內藤博士還說, 這種方法曾對許多孩子作過嘗試, 效果很好, 孩子說話有了不口吃的體會, 就會對說話產生自信, 經過多次練習, 就能治癒。

6、當孩子有一點改進時,

Advertisiment
就大大表揚, 這可增加他說正常話的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