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消極影響大

 現在大街上, 到處都是拿著電子產品的男男女女, 而這種電子產品已然滲入到了孩子的世界, 他們當中的不少人就已經開始玩起了電子產品, 但母嬰專家指出, 3-6歲的寶寶正處於身體各個器官發育的關鍵時期, 所以如果過分的沉迷於電子產品的話, 會危害到寶寶的健康,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 因為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消極影響大。

【專家點評:3-6歲 沉迷電子產品消極影響大】

3-6歲的寶寶仍處於語言、動作、感官、對細節和社會規範的敏感期, 並將進入書寫、閱讀、文化敏感期。 不當地使用電子產品依舊會對語言、動作、感官和人際交往等帶來負面影響。

Advertisiment

年幼的寶寶正處於視覺、聽覺器官快速發育的時期, 豐富多彩的視聽刺激有助於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的發展。 APP充滿色彩斑斕、刺激有趣的內容, 讓寶寶愛不釋手。 但是過多地使用, 可能會對寶寶造成許多消極的影響:

1、影響寶寶的視力發展, 長時間觀看閃爍變化的螢幕可能會造成寶寶視力的下降。

2、影響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年幼的寶寶正處於大運動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如果長時間坐在那裡玩ipadiphone, 將對寶寶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3、 影響寶寶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處於語言發展敏感期的寶寶需要與他人和環境的互動來學習詞彙, 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而如果寶寶沉迷于電子產品,

Advertisiment
則可能影響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堵不如疏 將副作用最小化】

雖然很多家長為孩子沉迷電子產品發愁, 但同時會認為科技始終在改變學習方式, 完全摒棄科技追求傳統的學習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這些電子產品就像一種新藥, 總是伴隨一些副作用, 但又不能不吃, 關鍵是如何把副作用降到最小。 堵不如疏,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正確地使用電子產品。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的疏導方法:

1、3—6歲兒童沉迷電子產品消極影響最大, 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仍處於語言、動作、感官、對細節和社會規範的敏感期, 不當地使用電子產品依舊會對語言、動作、感官和人際交往等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 3歲以內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

Advertisiment
家長要以身作則, 不要再寶寶面前玩電子產品, 可以用有趣的圖書或親子遊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不把電子產品作為“交易籌碼”如“你吃飯就給你玩”。

2、6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是非觀和規則感, 家長可先向孩子陳述沉迷iPad的害處, 就使用態度上達成一致, 雙方協商約定。 除了約定使用時間外, 還可設置獎懲措施, 保證父母和孩子都能接受。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多參加集體活動。

知道了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消極影響大, 所以如果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作為家長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為何孩子會沉迷電子產品呢。 其實, 父母不要一味的追趕潮流, 認為別家孩子有電子產品了, 自己家的孩子也應該有。

Advertisiment
或者是自己本身就沉迷電子產品的話, 又怎麼給孩子以身作則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