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表情、音調、動作, 向小豆包傳遞的全是"不耐煩"。
有家長訴苦:"專家說不要強迫孩子, 要耐下心來'讓孩子選擇', 於是我就很耐心地讓他選, 可他卻抗拒, 說選也是白選。 "另一位媽媽也憤憤吐槽:"我們已經改變了, 可還是沒效果……育兒招數都是專家寫出來騙人的!"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不信我們就來看看他們說的"耐心"——看看為什麼孩子不相信, 為什麼耐心被識穿。
"知道要耐心", 不代表"真的耐得下心"對很多新父母來說, 育兒知識的科普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初始階段。 許多顯而易見的常識性錯誤和盲點,
Advertisiment
從"不知道"到"知道"後, 家長開始興奮:啊!原來我女兒晚上睡覺鬧騰, 是因為她喜歡和爸爸睡前吃甜食而導致的, 不是孩子不乖;啊!原來我女兒過於喜歡整理, 是與秩序感被打亂有關。
但是, 懂得了這些知識, 就一定知道怎麼做、能夠做得好嗎?願意按照專家教的那樣耐心, 最後是否真的就耐得下心來了?
"寶貝, 你是選擇5分鐘以後走, 還是15分鐘以後走?"豆包媽在嘗試自己學的育兒新招"耐心";但是, 她卻是滿臉不耐煩地"耐心"著。
小豆包偷偷地看了看媽媽, 往後縮了縮, 滿臉羡慕地瞅瞅滿場跑的玩伴們。 她低著頭, 就是不"選擇"。
這個時候, 專家教的招數, 真的都是"騙人"的。 因為豆包媽並沒有真的"耐心"對待,
Advertisiment
豆包媽的改變為什麼"無效"?因為它不是真改變, 僅僅是淺表的行為層面的"改變", 是豆包媽在知道了"耐心"的重要性以後, 對自己做出的一種自我強迫。
這強迫、這矛盾, 從何而來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 會在當下引發矛盾的, 往往是那些我們內在已固化的觀念。 這些觀念可能曾傷害我們;"傷痕"之深, 不是認知層面就能輕易改變。
豆包媽就是這樣。 其實在她自己的童年, 母親因為非常忙, 要帶幾個孩子, 還要工作, 所以對她們姐弟五個非常急躁, 幾乎不會給他們"挑三揀四的機會"。 這使得豆包媽面對小豆包時,
Advertisiment
通過後來的幾次諮詢, 豆包媽終於感受到了自己處於急躁和"要求自己耐心"的矛盾狀態:"身體感覺被什麼東西拉扯著, 背是緊繃的, 腹部像有一團火在燒, 心裡似乎有個聲音喊'快點, 快點, 要來不及了'!"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後, 豆包媽開始通過控制呼吸等手段, 讓自己先緩和下來, 仔細體驗當下的感受, 不再強逼自己"耐心"。
結果, 因為真正鬆弛了下來, 她所期待的改變, 果然不期而至。
接納之後再實踐, 就不用強迫和假裝
那一天,
Advertisiment
令豆包媽感動的是, 豆包不像以前那樣, 非要強拉著她選好禮物再走, 而是認真地聽她說完, 然後想了想, 最後同意先陪媽媽回家, 換個時間再來選禮物。
這讓豆包媽媽嘗到了甜頭。 通過這次"耐心"事件, 她逐漸明白:在面對孩子的時候, 重要的不是強行用"耐心"去克服、壓制自己的急躁, 而應先貼近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穿越曾經的傷痕痼結點, 這樣才能以真誠、柔軟的方式貼近孩子——所謂"優質育兒",
Advertisiment
到那時你就會說, 原來所有的招數都有效;原來專家們從沒有騙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