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洗完澡後的表現,第二位媽媽的應對亮了~

場景一:

洗完澡, 2歲多的孩子有些黏人, 拉著媽媽嗚嗚哭喚著, 不肯讓媽媽去洗澡, 媽媽好言相勸了一番, 再三強調洗好澡就陪孩子玩, 可是孩子還是一直哭著跟在媽媽屁股後面, 攥著媽媽的衣角不放。 媽媽一身汗和水, 情緒上來, 對著孩子就開始呵斥:“你這孩子, 怎麼這麼不聽話?說了我洗個澡就陪你, 你到底要做什麼?越大越不聽話越不懂事了…”媽媽越訓斥, 孩子哭的更凶了, 最後媽媽澡也沒洗成, 孩子一直哭個不停, 最後哭到抽噎的睡著。

場景二:

洗好澡, 2歲多的孩子黏著媽媽不放, 嘴裡嗚嗚的要哭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媽媽好言相勸了一番, 孩子仍是攥著媽媽不放。 媽媽停了停, 想了一下, 蹲下來問:“寶貝, 你是不是有什麼想告訴媽媽?你想要什麼?”孩子哭著說:“喝水。 ”媽媽說:“你是渴了, 好的, 媽媽馬上給你倒水喝, 你先不哭了好麼?”孩子停止哭泣, 跟著媽媽到飯廳喝水了。 媽媽待孩子喝好水之後, 蹲下來跟孩子說:“寶貝, 你還有什麼需要嗎?媽媽現在要去洗澡了, 剛才給你洗澡, 媽媽一身都弄濕了, 也很熱, 媽媽洗乾淨了給你讀繪本好麼?你現在先自己玩一會兒積木, 好不好?”孩子歪著腦袋點點頭, 跟著媽媽乖乖地走到客廳玩起積木, 媽媽則舒舒服服地沖了個澡, 然後陪著孩子開心地讀了會兒繪本, 然後給孩子喝好奶, 刷好牙, 哄娃安安靜靜地入睡了。
Advertisiment

請問, 以上這兩個場景或其類似情形, 是否也常發生在你們家中?你又是其中哪種媽媽的方式?

在我諮詢過的家長中, 多數爸媽回答我說場景一是家中的常態, 不論孩子多大, 總會被孩子一些莫名其妙的反應給激惹出情緒, 然後對著孩子大發一通脾氣, 最後搞得孩子和爸媽都該做的沒做成, 心情極糟糕。 那這個情形到底問題出在哪了?爸媽們也超委屈的:我們也沒做錯什麼啊, 跟TA解釋了, 好言勸了, 就是不聽, 完全不理解大人一點, 甚至有時候覺得TA就是在故意搗亂和頂著幹!

其實, 問題就在於爸媽們沒有給孩子一個表達的機會, 沒有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講述出自己的需要或是情緒, 沒有認真地來傾聽孩子,

Advertisiment
而更多地是關注了自己當下的需要和情緒, 比如場景一中的媽媽關注的是自己一身汗和水, 她需要洗澡。 可是作為一個年僅2歲多的孩子, 語言表達能力極其有限, 有時候他們完全不知道該用什麼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 於是哭、鬧、抓、打、咬等一些不好的方式或是行為變成為他們表達自己的途徑, 這也是很多爸媽會在孩子這一年齡階段時困惑孩子總會有這些不好的行為習慣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許你可能會說:“那我家孩子都已經6、7歲了, 甚至10多歲了, 怎麼可能還不會說, 可是TA就是不說, 出現什麼事情時就悶著個腦袋, 怎麼問怎麼勸都沒用, 急死人了, 怎麼可能忍住不發火?”的確, 6歲以上的孩子正常是可以清晰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的了,

Advertisiment
可是爸媽們思考一下, 想必孩子不時突然從能表達到不說的, 而是一直都是用那些在你眼裡所謂極其不好的方式應對著你。 是的, 因為在孩子2、3歲這一關鍵期, 我們錯失了允許和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需要和情緒的機會, 孩子已經慢慢地養成了壓抑或是隱藏自己的習慣, 他們已經變的不會也不知道表達自己需要和情緒了。 所以你的訓斥和責備只會繼續加重他們的沉默或是那些消極應對。

場景二中的媽媽是聰明的, 是善於反思的, 相信她其實也一樣很想快快去洗個澡, 讓自己舒服下來。 可是在發現孩子的情況不“正常”時, 她沒有僅關注在自己的需要和情緒, 而是停下來,

Advertisiment
將關注點放在了孩子身上, 她意識到孩子或許是想表達什麼, 於是她鼓勵孩子說, 並耐心地傾聽孩子。 於是結局是美好而皆大歡喜的。 是的,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會發現, 孩子真的是懂道理的, 每一個孩子都如此。 曾經在諮詢時, 有爸媽跟我訴苦說:孩子在他們面前很強, 可是在旁人身邊就會變得很通情達理。 其實並不是孩子變了, 而是他們和孩子相處時沒有能夠用心來傾聽孩子, 允許孩子表達自己。 而旁人往往因為基本的人際, 會能夠傾聽孩子, 反而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自然也變得通情達理了。

另外, 特別提醒一下孩子正值2-4歲的爸媽, 這一時段我們和孩子相處的模式真的很重要, 因為孩子年齡的特殊性, 需要爸媽花更多的耐心來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需要和情緒, 需要爸媽用更多的耐心來接納孩子各種哭鬧、撒潑、打咬等消極的應對方式並説明孩子學會正確的積極的表達方式。而且這一階段形成的親子互動模式,對於親子關係和今後的親子溝通起著至關重要的奠基作用。至少在我諮詢的眾多個案中,到青少年時糟糕的親子關係都是並非一日之寒而成的。 所以,請從小開始把孩子當成一位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和相處吧,傾聽他們,鼓勵他們表達自己,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尊重,你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很乖,都很聽話,都很通情達理。

需要爸媽用更多的耐心來接納孩子各種哭鬧、撒潑、打咬等消極的應對方式並説明孩子學會正確的積極的表達方式。而且這一階段形成的親子互動模式,對於親子關係和今後的親子溝通起著至關重要的奠基作用。至少在我諮詢的眾多個案中,到青少年時糟糕的親子關係都是並非一日之寒而成的。 所以,請從小開始把孩子當成一位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和相處吧,傾聽他們,鼓勵他們表達自己,讓他們得到真正的尊重,你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很乖,都很聽話,都很通情達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