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什麼不跟我說話了?

“我算看明白了, 孩子週末回家, 根本不是看望父母的, 他是回家看望他的寶貝電腦的。 上週末在家整整兩天, 總共也沒跟我們說上三句話!”在一次家教分享會上, 一位初中生的家長抱怨說。

跟這位家長一樣, 很多父母心中有一個共同困擾——為什麼孩子越長越大, 卻越來越不愛跟我們說話了?那個整天纏著大人問東問西的孩子怎麼變成這樣?

也許, 要幫助這些被關在孩子心門之外的焦慮父母, 找到改善兩代人之間溝通空白的終極答案,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將問題還原為更客觀的提問方式——到底是什麼,

Advertisiment
讓孩子不愛跟我們說話了?這樣精准地描述問題本身, 常常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法。

在這之前, 我曾經聽到過很多孩子對這一問題的回答——

“有什麼可說的?跟他們說他們也不懂。 他們知道口袋妖怪(一種網路遊戲)嗎?知道吳亦凡是誰嗎?”

“嗨, 不用張嘴, 我也知道他們想跟我說什麼, 翻來覆去就那點兒東西, 從我上小學的第一天起, 六年了, 整天就惦記教育我好好學習。 ”

“我沒什麼理由, 就是不想跟他們說。 難道我就不可以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嗎?”

“我喜歡和爸爸說話, 不喜歡和媽媽說話。 媽媽總是說奶奶的壞話, 我喜歡奶奶。 ”

孩子跟我們說話是為了什麼?

孩子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 聰明的家長應該有所瞭解,

Advertisiment
相信會有助於家長做出適當的改變。 我們不妨反過來思考一下:孩子跟大人說話是為了得到些什麼呢?如果他們不想說, 是不是也表明家長沒有滿足他們渴望從交流中獲得的東西呢?

兒童的語言和社會行為, 不論具體內容還是交流形式, 都隨著他們的年齡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跟誰說話、說什麼話, 遵循著一定的發展心理學的規律。 一兩歲的小寶寶, 在與爸爸媽媽“咿咿呀呀”的對話過程中, 在語言發展方面主要是模仿並逐漸習得母語發音的最基本元素, 而在社會性和人格發展方面, 主要是從父母期待和驚喜的眼光中獲得最初模式的自尊和自我價值。

而三五歲的孩子, 黏著爸爸媽媽追問“這是什麼”“為什麼”,

Advertisiment
提出大大小小出人意料的問題, 是把父母視作連接現實社會的結實橋樑。 他們需要大人給出標準答案, 從而獲得各種知識和間接經驗。

等到上學以後, 孩子在與父母的言語交流中的主動成分就開始與日俱增。 經過了一天學校裡的精彩生活, 孩子常常會在回家的路上, 拉著爸爸媽媽的手興高采烈地說個沒完。 今天學習了什麼課程, 班上有什麼好玩兒的事情, 小朋友之間發生了什麼......這個時候, 孩子與大人的語言交流中, 自我表達的意味開始變得濃厚, 他們開始對一些事情持有自己的態度和看法, 也真誠地希望和父母分享。

遺憾的是,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 在孩子試圖將家長從權威變成朋友的同一時刻,

Advertisiment
家長卻經常習慣性地拒絕孩子的這番好意。 有些家長只關注自己在乎的那部分事情, 比如課堂知識掌握了沒有, 有沒有破壞紀律, 或者只是簡單地給予孩子是非對錯的評價和判斷——久而久之, 孩子的心靈就開始逐漸與家長疏離。

等到當初的頑童漸漸長大, 變成傳說中不可理喻的青春期少年, 與家長交流中, 想自身獲得和給予對方的東西之間的矛盾更是日益加劇——孩子(確切地說他們早已不是一個索要簡單答案的孩子了)通過交流想要實現的最主要意圖, 幾乎就和每一個成年人在與人交流中想要滿足的需要完全一致:找到一個願意聽我說話, 並且可以懂我內心感受的陪伴者, 而不是整天急著指導我該怎麼辦的好老師。

Advertisiment

家長心底需要什麼

幾乎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矛盾存在于孩子與家長之間——孩子眼中的自己, 常常比他們實際的狀態要大得多, 成熟得多, 他們經常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好超越他們實際能力的很多問題;而家長眼中的孩子, 又常常比實際狀態小得多, 幼稚得多, 他們經常認為孩子還不能面對很多他們實際上可以很好完成的任務。 這一大一小之間的衝突, 也在孩子與家長“說不說話”的問題上得到了深刻體現。

孩子渴望家長把他們當作大人來對待, 來進行交流;而父母明知有些話“說了孩子就會煩”, 也要堅持整天嘮叨那些老生常談的話題。 這其中隱藏了一個很多家長不願意承認的自私的願望——孩子永遠不要長大。 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如果家長願意,就不難回想起被年幼的孩子用充滿崇拜的眼光注視時,內心是一種怎樣的滿足和興奮。

當老師,當指導,當榜樣,當人生領袖......擔負起類似這樣的人生角色,總是一件讓人感到很舒服、很痛快的事情。所以,如果孩子永遠只是那個需要標準答案的好寶寶,永遠揪著你的衣角追問“為什麼”,家長就可以永遠在感慨為人父母實屬不易的同時,偷偷享受著被需要、被敬仰、被崇拜等等隱秘而複雜的快感。

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暢銷多個國家的兒童教育學名著《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一書中,作者阿黛爾·法布提示家長的第一原則,就是學會去體會並接受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能感受到他在與你交流的那一時刻的任何感受,而不是簡單傳達你希望他應該做出的反應。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秘訣會幫助兩個人迅速拉近內心距離。

如果家長現在正苦於無法從孩子那裡聽到一句“真心話”,不妨從以下幾個小突破開始,走向孩子們原本就渴望被人瞭解的內心。

保持耐心。聽孩子把他的故事講完,而不是急於給出你個人的建議和評價。

在你想要給出一些忠告之前,想一想你的孩子真的不知道嗎,還只是因為說了以後自己會舒服一些。比如,學習的重要性和安全問題。

承認生活中的有些事情自己不懂,並邀請孩子和你一起尋找答案。不要擔心,承認不完美只會有助於孩子覺得你是一個真誠的人。

跟孩子講講自己年輕時候的糗事,而不是只講你從一年級開始就是班級第一名的豐功偉績。

尊重孩子不說的權利。畢竟,他的世界不再像嬰兒時期只有爸爸媽媽兩個人。

當然,你一定還會找到其他屬於你獨享的好辦法。

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如果家長願意,就不難回想起被年幼的孩子用充滿崇拜的眼光注視時,內心是一種怎樣的滿足和興奮。

當老師,當指導,當榜樣,當人生領袖......擔負起類似這樣的人生角色,總是一件讓人感到很舒服、很痛快的事情。所以,如果孩子永遠只是那個需要標準答案的好寶寶,永遠揪著你的衣角追問“為什麼”,家長就可以永遠在感慨為人父母實屬不易的同時,偷偷享受著被需要、被敬仰、被崇拜等等隱秘而複雜的快感。

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在暢銷多個國家的兒童教育學名著《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一書中,作者阿黛爾·法布提示家長的第一原則,就是學會去體會並接受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能感受到他在與你交流的那一時刻的任何感受,而不是簡單傳達你希望他應該做出的反應。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秘訣會幫助兩個人迅速拉近內心距離。

如果家長現在正苦於無法從孩子那裡聽到一句“真心話”,不妨從以下幾個小突破開始,走向孩子們原本就渴望被人瞭解的內心。

保持耐心。聽孩子把他的故事講完,而不是急於給出你個人的建議和評價。

在你想要給出一些忠告之前,想一想你的孩子真的不知道嗎,還只是因為說了以後自己會舒服一些。比如,學習的重要性和安全問題。

承認生活中的有些事情自己不懂,並邀請孩子和你一起尋找答案。不要擔心,承認不完美只會有助於孩子覺得你是一個真誠的人。

跟孩子講講自己年輕時候的糗事,而不是只講你從一年級開始就是班級第一名的豐功偉績。

尊重孩子不說的權利。畢竟,他的世界不再像嬰兒時期只有爸爸媽媽兩個人。

當然,你一定還會找到其他屬於你獨享的好辦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