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什麼喜歡尖叫該應該怎麼辦

孩子尖叫是最常見的情緒表達方式, 那孩子為什麼喜歡尖叫呢?寶寶尖叫怎麼辦呢?育兒專家表示, 一般常見孩子尖叫有下列幾個原因:

(一)過分溺愛在過份保護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 因為大人的關愛、呵護, 容易養成自傲及予取予求的心態, 一旦大人不能滿足他的需求, 或遇有不如意, 就會以尖叫來表達自己的不高興;而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 也會以尖叫來吸引周圍大人的注意力。 久而久之, 尖叫就成為孩子發脾氣、滿足需求的絕佳利器。

(二)嫉妒心作怪當小公主、小王子升格為姐姐、哥哥時,

Advertisiment
從原來擁有的三千寵愛集一身, 突然間被另一個新嬌兒所取代, 嫉妒心和憤怒心可想而知;若此時父母只忙著照顧新生兒, 還希望孩子能夠學習獨立照顧自己並照顧弟妹, 甚至有時強迫孩子將自己喜愛的玩具分給弟妹玩時, 孩子的心裡肯定是不平衡不舒服。 當孩子在沒有心理準備下, 就要學習面對另一個競爭者, 當渴望求助時卻被父母以“沒有空”拒絕時, 孩子心理和安全感需求被忽略了, 便會開始出現行為退化的現象, 認為只要學習剛出生時的嬰兒一樣大哭和尖叫, 父母就會來關心他、注意他、愛他。

(三)身教失當孩子天生就是個“模仿小天王”, 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學習的對象。 例如當父母和朋友通話時,

Advertisiment
不是高談闊論就是用尖叫的表達方式, 孩子看了也會學習;當父母遇到不如意時或看到令自己害怕恐懼的事物, 便以“尖叫”的方式直接表現自己的情緒時, 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跟著模仿, 所以父母的“身教失當”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四)高標準的親子關係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高, 每天總是不忘嘮叨、耳提面命孩子:“爸媽以前都沒有這麼多玩具和新衣服, 你現在已經很享福, 不要再不滿足了……”、“都幾歲了, 這麼一點小事都處理不好?”、“你看看隔壁家的小玲, 又乖, 又有禮貌、守規矩, 一點不用父母操心, 你呢?就只知道吵吵鬧鬧, 什麼時候才會學乖啊……”父母的疾言令色、喜歡做比較、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幽默感不足等,

Advertisiment
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 都是存在著無形壓力, 孩子壓力一旦無法獲得解決或抒發, 便會以最原始的宣洩情緒方式——尖叫, 來表達其內心的不悅。

尖叫孩子的特點以尖叫方式處理情緒的孩子, 經常會出現下列的外顯行為:

1、拉長了臉表示自己不悅的情緒。

2、若身旁有其它物品, 很可能隨意拿起來扔擲。

3、嘴裡不時發出嗚-嗚的聲音, 旁人詢問時會故意越叫越大聲。

4、不停地揮動著手臂, 雙腳也用力跺踩地板。

5、扯開喉嚨發出尖銳的呼喊, 吸引大人對自己的注意, 強烈表現出自己的不滿情緒。

6、坐或躺在地上耍賴甚或翻滾, 無視周圍旁人的眼光。

尖叫的不良影響雖然每個孩子在某一段時期都會出現尖叫行為, 但長時間下來卻會對孩子成長學習造成負面的影響。

Advertisiment

1、喪失基本生活技能: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習慣處處“代勞”, 這容易讓孩子捨棄一切自我學習機會, 待孩子長大後便會發現, 周圍同齡人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自己卻沒有, 不僅容易被排擠, 也會影響到自信心。

2、情緒管理失當:習慣以尖叫來發洩情緒的孩子, 在成長過程中, 較缺乏忍耐寬容的心胸、忌妒心強、容易半途而廢、自暴自棄等, 且不易獲得別人的認同。 因此, 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上自然無法正常的維持。

3、挫折忍受度低:當遇到問題, 不願意去面對或解決時, “尖叫”就成了孩子表達需要尋求的協助方式。 孩子一尖叫大人就幫他處理, 長久下來, 容易養成孩子面對挫折的忍受度低;日後進入團體生活時,

Advertisiment
稍有挫折壓力, 便會無法應變處理, “逃避”便成了解決問題最佳途徑。

4、聲帶受損:長時間的尖叫, 不僅對孩子的聲帶造成傷害, 更可能變成無法恢復正常聲調頻率的遺憾。 尖叫久了不僅口乾舌燥, 有時還會出現嘔吐的現象, 影響幼兒身體健康。

面對叫聲, 父母應該做的面對孩子愛尖叫的行為和習慣時, 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1、帶離現場。 如果是在公共場合, 人較多的地方時, 父母可以先將孩子帶離開現場, 然後再分析孩子尖叫的原因。

2、尖叫比賽。 有尖叫習慣的孩子, 往往不知道尖叫會帶給周圍人不舒服的感覺。 家長不妨考慮與鄰居媽媽協商, 把愛尖叫的小朋友都聚在一起, 舉辦一次“尖叫”大賽。 讓孩子感受到放聲尖叫後會造成別人的反感及喉嚨的不適, 並趁機教育孩子,“尖叫”有哪些害處,如影響到別人、造成喉嚨不舒服、媽媽不開心等,讓孩子瞭解原因進而改善不良習慣。

3、瞭解原因。與孩子獨處時,當孩子使性子尖叫時,不要立即去阻止,父母可以花些時間、耐心觀察,看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尖叫。當孩子情緒緩和之後,再與他好好溝通,並傾聽孩子心裡的想法。二三回以後,多數的孩子都能改善自己尖叫的毛病,且重複再犯的機會很少。

並趁機教育孩子,“尖叫”有哪些害處,如影響到別人、造成喉嚨不舒服、媽媽不開心等,讓孩子瞭解原因進而改善不良習慣。

3、瞭解原因。與孩子獨處時,當孩子使性子尖叫時,不要立即去阻止,父母可以花些時間、耐心觀察,看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尖叫。當孩子情緒緩和之後,再與他好好溝通,並傾聽孩子心裡的想法。二三回以後,多數的孩子都能改善自己尖叫的毛病,且重複再犯的機會很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