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什麼老是粗心大意?

遇到孩子粗心的問題, 一般的媽媽要麼抱怨、要麼批評, 但這樣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顯, 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1、觀念問題
有的家長始終覺得, 問題就是孩子做作業粗心, 有時候小數點寫錯, 有時候是正, 負號忘寫, 不是什麼大事, 在家長潛意識裡, 沒把粗心當回事兒, 覺得只要懂了就好, 會做壓軸題就好。 由於家長沒有真正重視, 也導致孩子沒有真正重視, 其實很多粗心都源於概念還沒有鞏固。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不要忽略基礎的問題, 而盲目求難。
其實每次大考下來, 真正難題占分也就差不多5分左右,
Advertisiment
很多孩子絞盡腦汁把難題做出來, 也做對了, 非常高興, 結果分數下來, 可能簡單題錯了十幾分, 反之, 有的孩子把花在難題上的時間減少, 而確保其他會做的都不出錯, 結果可能開了一小扇天窗, 卻得到了更多的分數。 尤其在小學和初中階段, 基礎教育為主, 真心是細緻度比高難度重要。
2、依賴檢查
也許從孩子進入小學開始, 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隨時提醒孩子要注意檢查, 但很少會要求孩子在第一遍就養成不出錯的習慣。 在幼稚園小學, 題量難度都不大的情況下, 檢查細緻的孩子的確會有好成績, 但是進入初中, 尤其在進入初中以後, 每次考試題量增大, 計算繁複, 大多數時候是做不完, 根本沒時間檢查,
Advertisiment
並且人的思維是有定式的, 對於自己的錯題完全不敏感, 這也是為什麼往往檢查半天, 錯誤擺在鼻子尖下也不能看出來的原因。 所以, 儘量要從小養成一次過關的習慣。  
3、家長包辦
家長包辦第一是包辦檢查。 在群組聊天中, 一位爸爸很困惑, 平時家裡對孩子要求特別嚴格, 有錯必糾, 為什麼孩子作業考試還是老出錯。 其實這個癥結就在這個“有錯必糾”上。 現在想來, 這個習慣對家長來說, 已經形成一種強迫症, 而對孩子來說, 則很可能是促成他們持續粗心的必殺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