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憂心忡忡的母親跑來找我, 她有個上幼稚園中班的女兒, 幼稚園剛開始教寫字, 家長也很重視, 每天在家輔導, 平時挺聽話的女兒卻每次都寫得亂七八糟, 有時根本就不肯寫。 現在是每到女兒學習寫字時, 家裡就大哭小叫亂作一團。 這位母親為此茶飯不香, 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和孩子父親都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怎麼就生了個不愛學習的女兒?
我微笑著向這位母親提了個問題:從女兒的角度來看, 在學寫字這件事中, 她得到了什麼?
母親略一思索,
Advertisiment
前幾天, 在一次聚會中, 我見到了正讀小學二年級的斌。 他在聚會上大聲表演唱歌、朗誦, 大方地回答大人們的提問;仿佛天生就是一個優秀的孩子。 這就是三年前在幼稚園不肯上學、連複述故事的作業也無法完成的那個小男孩嗎?
斌的媽媽揭開了謎底。 原來三年前, 還在上幼稚園中班的斌, 因為每次都不能完成老師佈置的複述故事的作業, 被同學嘲笑而不肯上幼稚園。 媽媽沒有簡單地把斌不完成老師的作業,
Advertisiment
美國著名精神分析醫生埃裡克森認為, 兒童的個性發展有八個階段, 在學齡前期的任務是解決主動感與內疚感這對矛盾。 這階段兒童的主要活動是遊戲, 父母對兒童有目的性和導向性的活動的支援,
Advertisiment
因此, 對學齡前期孩子的父母來說, 在這一階段, 首先要做的, 不是灌輸知識和培養技能, 而是從培養興趣出發, 幫助孩子在戰勝挫折中體驗成功, 從而讓孩子發展出受用一輩子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