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何會“能力倒退”

孩子長到五六歲時, 會突然有一個“行為能力的倒退期”。 做家長的會發現, 生活中原來已經開始慢慢自立的孩子轉眼又變成了樣樣要依賴父母的小寶寶。

專家指出, 這種“行為能力倒退”在五六歲的孩子中是普遍正常的現象, 家長只需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指導, 就能幫助孩子度過這一特殊階段。

案例

“亮亮從小就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 並嘗試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慢慢地他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強。 但是, 在亮亮6歲的時候, 他的能力好像都退化了, 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的幫忙, 無論是穿衣服還是擦屁股都要喊我。

Advertisiment
”說起亮亮的行為倒退現象, 亮亮的媽媽顯得很無奈, “開始我還以為這種現象是暫時的。 沒想到, 兩個月後, 他的依賴程度不但沒減, 反而越來越厲害了。 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專家分析

五六歲的孩子就學會了自理, 父母自然會感到高興。 但是, 當父母眼裡自立型的大孩子又變成了依賴型的小寶寶, 父母就會感到不能接受。 其實, 這種“行為能力倒退”在五六歲孩子中是非常普遍和正常的現象, 可能是由以下兩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原因1:

挫敗感壓抑了自信

一般情況下, 孩子長到五六歲的時候, 他們非常願意自己獨立做每一件事情。 但實際上, 他們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所以常常會感到受挫, 同時不得不面對很多次的失敗。

Advertisiment
而且,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要經歷他們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 譬如他們即將面對上小學, 所有的責任和期望接踵而來。 這些變化和壓力讓孩子應接不暇, 他們逐漸意識到, 生活不再只是玩耍, 生活會變得更緊張, 而且枯燥無味。

原因2:

得不到足夠關注

五六歲的孩子仍不斷需要父母對他們的關注。 譬如有的孩子看父母不理睬他, 他就會搗亂;也有的孩子看到父母正在為他上學做準備工作, 並且開始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時, 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對於大多數五六歲的孩子來說, 退回到小時候的行為舉止, 表明了他們正在承受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痛苦。 父母不必驚慌, 重要的是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

Advertisiment
以下招數能幫助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招數1:

與孩子分工合作

當孩子又開始依賴父母做事時, 父母既不要全權代辦, 也不要直接拒絕孩子的請求。 父母可以幫孩子做一部分, 同時讓孩子自己承擔一部分。 譬如, 孩子要求媽媽為他系鞋帶, 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能系好右腳的鞋帶, 那麼媽媽可以為他系左腳的鞋帶。 又如, 當孩子下完棋後不願意收拾棋盤時, 可以告訴他, 如果他能將旁邊的玩具都收拾好, 那麼就不用收拾棋盤了。 如果孩子拒絕合作, 也不必強求, 但要讓孩子明白這樣的情況以後不能經常發生。

招數2:

想個折中的辦法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媽媽的幫助, 就不會獨自上廁所大小便了, 作媽媽的不妨給孩子一個誘人的建議:如果他自己上廁所大小便後,

Advertisiment
那麼媽媽會給他講一個故事。 通常情況下, 孩子是禁不住這種誘惑的。 這招不僅能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還能滿足孩子的真正心理需求:讓父母多陪他, 多關注他。

招數3:

慶賀孩子的成功

對孩子來說, 他們孩子真正想得到的是父母的認可和鼓勵。 所以, 父母應讓孩子知道, 爸爸媽媽是相信他是能夠做好的, 這對孩子來說, 比替他做事更讓他感到高興。 父母只需在旁適當指導, 並慶賀他的每一次小小的成功。

招數4:

給予熱誠的幫助

有的孩子習慣于對抗父母, 讓他用筷子, 他非要拿勺子;而有的孩子只肯做自己完全有把握的嘗試;還有的孩子則性格固執, 難以對付。

Advertisiment
對於不同個性的孩子, 父母都需要給予更多的説明和支持。 讓孩子知道, 父母理解他要做的那件事有難度, 但父母應該鼓勵他要有耐心, 開動腦筋把事情做完, 並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次努力, 不管他是成功還是失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