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為何會便秘呢?

兒童便秘, 問題很多, 但往往家長不重視, 常常發展到孩子不好好吃飯、生長發育受影響、情緒煩躁時才發現問題。

表現:不單是拉不出這麼簡單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幾天不拉大便, 或者拉出的大便“一粒粒”, 就會說“孩子又便秘了”!醫生稱, 便秘不僅僅指這兩個特點, 臨床上診斷便秘, 一般要滿足以下六個症狀中的至少兩個。

1.排便次數是衡量是否便秘的第一個指標, 一周之內少於等於兩次, 便秘的可能性就大。

2.每天有便意, 可是每次拉完都覺得沒有拉乾淨。

3.老是憋不住大便, 突然拉出來一點點弄髒褲子。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總是憋不住屎而弄髒了褲子, 也可能是便秘的症狀。 這類孩子往往會習慣性背向前, 走路撅著屁股, 呈現一種夾著大便的姿勢。

4.排便排出巨大糞團。

5.排便困難, 想拉拉不出來。

6.大便幹結, 呈顆粒狀, 像貓屎。

專家稱:4歲以上的孩子, 如果持續兩個月出現以上症狀中的至少兩個, 即可診斷為便秘;4歲以下的孩子, 持續一個月或以上可診斷為便秘。 如果沒有達到診斷標準即為大便乾燥。

原因:吃得少、吃菜少

孩子為何會便秘呢?

食物量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是兒童便秘最常見的兩個原因。 因為吃得少自然大便量也少, 往往便意不強, 就會忽略。 越便秘越不想吃, 吃得越少越便秘。 而在飲食結構上, 如果喝水少、吃菜和粗纖維少,

Advertisiment
也容易導致腸胃蠕動慢;如果只吃肉, 大便就會幹。

盲目溫補也會導致便秘。 醫生稱, 孩子如果臉色不好, 家長常喜歡用羊肉等燉湯給孩子喝, 但如果孩子體質濕熱或者痰濕, 此時喝這些湯容易便秘。

如果不定時排便就難養成排便習慣。 “人一天之中只有2~3次比較強烈的便意, 如果一貪玩錯過有便意的機會, 這一天就很難再排, 只能等到第二天。 ”

此外, 先天代謝因素、精神壓力過大、腸胃動力不正常、某些藥物影響、營養不良等都可引起便秘。 還有肛裂、肛門周圍炎症, 因為大便時肛門疼痛, 兒童因怕痛而不解大便, 進而形成便秘。 可用紅黴素眼膏擦患處, 嚴重時需就醫。

對策:多吃、吃得對才能朵拉

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可讓孩子減少便秘。

Advertisiment

多吃青菜多喝水:多給孩子喝白開水, 每天早上起床可以喝一杯溫水。 喜歡吃肉的孩子應多吃青菜;感覺排便稍有異常, 可給孩子吃柳丁, 或多吃帶葉帶梗的青菜, 能調治便秘。 如果已經便秘了, 只吃香蕉和蜂蜜水往往效果不佳。

每天早上無便也要蹲:即便一周才排便2~3次, 就算沒便意, 早上也要花10分鐘在廁所蹲一下, 因為一天之中早上便意最為強烈, 每天蹲一下, 即使排不出大便, 也能慢慢糾正排便習慣。

排便時按摩小技巧:排便的時候, 用雙手按照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 有助於排便。 還可以按摩雙手合穀穴(位於手背虎口處, 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 對排便也有幫助。

如果已經便秘難忍, 可用開塞露或肥皂條通便法,

Advertisiment
即把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釐米多長的肥皂條, 用水潤濕後插入肛門, 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