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一定的時期總會特別愛粘人, 這習慣是好習慣嗎?讓我們來看看以下案例, 一起分析一下!
孩子你為何習慣粘著我?
問:我兒子現在2歲7個月, 我們每次上班走的時候都要粘我們, 不讓走, 要跟我們一起, 每次都跟他說, 爸爸媽媽去上班, 等下班就會回來陪你了, 但是說什麼都不行, 每次就是哭, 而且哭得很傷心, 我們只好偷偷地走, 現在他很聰明了, 只要一看到我們拿包或穿鞋子, 就開始前後跟著, 爺爺奶奶哄不走, 很困惑, 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呢?謝謝了!
回復:您所說的現象是孩子分離焦慮的一種表現,
Advertisiment
首先, 孩子開始有針對性地粘人, 也就說, 孩子開始對那些長期生活在一起, 和他交往密切的人產生情感, 在親子互動中孩子逐步感受到親近和距離的情感意義。 這份細膩的情感體驗對於幼兒來說不是通過語言能夠表達, 而更多是通過肢體接觸、表情動作和語氣語調來傳遞。
其次, 正確解釋孩子的哭泣。 哭泣是很多父母和老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我們常常認為, 哭泣是孩子受委屈的表現, 而且順理成章地認為哭的程度和孩子受傷害的程度相關。 其實, 孩子哭泣是表達情緒、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 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因為, 哭泣對孩子疏解情緒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父母也不必及時制止孩子的哭泣,
Advertisiment
再次, 孩子目前表達情感主要是用哭的方式, 帶有負面的情緒都會用簡單的哭來表達, 不舍和思念也被情感表達不豐富的孩子歸入哭的行列。 父母可以逐步訓練孩子表達情感的方式。 如利用門和孩子做分別和見面的遊戲, 俗稱“躲貓貓”。 如“媽媽出門了, 寶寶和媽媽說再見。 ”幾秒鐘後突然打開門高興地擁抱孩子, 孩子會享受在和媽媽的遊戲之中;也可以在週末的時候父母出門買菜, 主動和孩子說再見,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由此可見, 粘人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並不是什麼需要改變的壞習慣。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一段時間特別粘人, 就要多注意跟孩子交流, 瞭解他們的內心, 不要對以後造成遺憾。
(兼職編輯: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