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孩子為何需要看不見的朋友

看過電影《美麗心靈》的人都知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福布斯·納什, 曾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癥, 他眼中經常會出現幾個幻覺形象, 用這些“看不見的朋友”, 來填補自己被意志壓抑的心靈空間。 生活中, 不少3~6歲的孩子, 往往也會給自己塑造出“看不見的朋友”。 這使有的家長感到擔憂, 害怕這會是精神類疾病的先兆, 有的家長更會感到不解:為什么孩子會有這么一個“看不見的朋友”?

鏡頭一:
苗苗原來住在一個大院子里, 能和好多小伙伴一起玩。 可爸爸調職后, 他們一家搬到了陌生的城市, 住進了孤零零的高樓。
Advertisiment
苗苗還不夠年齡上幼兒園, 但由于爸爸媽媽忙于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只能請保姆在家照顧苗苗。 保姆不愛說話, 經常把玩具交給苗苗, 就埋頭自己干活了。

看到苗苗抱著玩具娃娃, 一臉孤獨的樣子, 媽媽心里有些愧疚。 她好不容易申請到假期, 想留在家陪孩子玩, 可剛拿起玩具小火車, 就聽見苗苗說:“我和莉莉說好了今天玩積木。 ”媽媽正在納悶, 又見苗苗對著旁邊的小椅子招手:“快點來吧, 我這次一定要搭得比你好, 不過今天不要再把積木弄撒了啊。 ”“莉莉是誰啊?”媽媽忍不住問。 “我的朋友啊, 她今年也3歲, 經常和我一起玩。 ”小保姆走過來悄悄地說:“阿姨, 苗苗最近經常自言自語, 好像在和看不見的人一起玩。 她是不是,
Advertisiment
我們鄉下說的, 撞邪了?”

視點分析: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 家長往往因為工作忙碌而冷落孩子, 使其處于相對孤獨的狀態。 如果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 和熟識的小伙伴分離, 會加劇孩子的孤獨感, 甚至會使他覺得難以忍受。 對友誼極度渴望的孩子, 就會用想像來臆造出“朋友”以陪伴自己、緩解孤獨。 3~6歲的孩子, 還不能完全區分想像和現實, 有時會把想像出來的當成自己已經擁有的, 把渴望得到的當成現實存在的。

專家支招:

面對這種情況, 家長不必驚慌失措, 因為這只是孩子在這個特殊的年齡段進行自我滿足的一種方式。 比如有的孩子非常想要寵物, 但得不到允許, 就可能會臆想出一只看不見的小狗, 煞有其事地要帶著自己的“小狗”出去遛遛。
Advertisiment
隨著年齡的增加, 孩子大多會學著分清幻想與現實, 這種“看不見的朋友”自然就能消失。 但孩子的臆造, 往往反映出他內心最迫切的需要。 如果是因為感到孤獨, 家長就應該抽些時間給予他更多的關懷, 幫助孩子在新的環境找些真正的同齡小伙伴, 漸漸代替他的虛擬朋友。

鏡頭二:

過完暑假欣欣就要上小學了, 一放暑假爸爸媽媽便把她送到爺爺家。 媽媽說爺爺曾經是教師, 可以給欣欣打打基礎, 免得她上學后課程跟不上。 爺爺很嚴厲, 欣欣算錯了加法, 或是不小心打破了杯子, 都會看見爺爺板起的面孔。 媽媽每次來看欣欣, 都會叮嚀她:“要好好表現, 千萬不能惹爺爺生氣啊。 ”欣欣總是小心翼翼地點頭。
Advertisiment


星期六, 媽媽來看欣欣, 剛進門就聽見爺爺嚴厲的聲音:“你怎么又說謊, 哪有什么蕾蕾!”欣欣低頭看著手里的算術本, 一臉委屈地嘟囔:“在本子上亂畫的真的是蕾蕾。 ”奶奶小聲對媽媽說:“不知道欣欣為什么最近老撒謊, 爺爺一責問她哪錯了, 就說是蕾蕾做的, 附近根本沒有叫蕾蕾的孩子啊。 剛才眼瞅著她做算術時又開始在本子上畫畫, 爺爺一批評, 她又推給蕾蕾了。 ”

視點分析:

孩子生活經驗少, 心理很稚嫩, 在生活中犯錯在所難免, 如果家長要求過多、過高, 會使孩子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 害怕自己表現欠佳或是犯錯誤, 并因此受到責罰, 甚至會失去長輩對自己的愛。 孩子容易把想像與現實相混淆, 為了緩解家長過高要求帶來的心理壓力,
Advertisiment
就會用想像中的伙伴來替自己分擔“罪責”, 減輕罪惡感。 因此, 長期處于緊張狀態的孩子, 在面對指責時也許就會把責任推諉給自己想像中的朋友, 認為這樣就不用再去面對責罰和隨之而來的壞心情。

專家支招:

家長都希望孩子成才, 但對孩子的要求必須以適合其生理和心理發育特征為前提。 家庭教育不應過于冰冷和嚴厲, 要以愛和鼓勵為主, 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當孩子把責任推卸給“看不見的朋友”時, 家長不要單純地指責他說謊, 而是要在修正教育方式的同時, 不動聲色地幫孩子改正錯誤。 比如孩子把椅子碰翻后說是某個虛擬的朋友干的, 家長可以語氣平靜地說:“在家里加足馬力亂沖可不太好, 那你幫朋友把椅子重新擺整齊吧。”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能讓他明白錯誤所在和補救的方法。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建立起自己的責任感。

鏡頭三:

和大自己半歲的表姐比起來,明明不會跳舞、唱歌,也不會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每次去外公家聚會回來,爸爸就會對他說:“我怎么有個這么笨的兒子。”而媽媽給兒子定下目標:比表姐更出色。每天回家后,她就會說:“明明,去練一個小時鋼琴,昨天的練習曲彈得太差了!”“明明,把昨天布置的唐詩給媽媽背一次。”明明在動畫片前磨蹭了一會兒,媽媽就會過來揪著他的耳朵說:“怎么這么沒出息,快給我過來!”

慢慢地,明明在家里說話越來越少,總喜歡一個人躲進書房。媽媽有次聽到房里有聲音,以為明明在背古詩,從門縫里偷偷一看,發現兒子正對著空無一人的電腦椅在數落:“小東,你真的很笨!我給你說了好幾次了都不懂,沒出息!”第二天晚飯前,媽媽又看見明明在琴凳上自言自語:“好吧,既然你說我彈得特別好,我就再給你來一首。”媽媽有些害怕地對爸爸說:“兒子該不會腦子出毛病了吧?”

視點分析:

很多家長在物質上都盡量給予孩子極大的滿足,卻往往忽略其精神上的需要。對孩子而言,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也就是家長的認同和賞識。在很多時候,兒童世界就是想像的世界,對現實生活“無能為力”,又得不到家長幫助的孩子,往往會選擇從虛擬世界中尋求解決辦法,用想像甚至幻想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在家里得到的總是否定和批評,或是家長干涉過多,使孩子完全沒有發言權和選擇的自由,他很可能就會自己塑造一個永遠欽佩和欣賞他、永遠服從他指揮的朋友。

專家支招: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家長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而不是用其他孩子的長處來要求自己的孩子。要用賞識的目光對待孩子。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長處,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現實中被重視,而且能表現得很好,逐步建立真正的自信,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這樣,孩子就能慢慢從虛擬世界中走出來,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成功的感覺。 編輯:樸樸 那你幫朋友把椅子重新擺整齊吧。”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能讓他明白錯誤所在和補救的方法。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建立起自己的責任感。

鏡頭三:

和大自己半歲的表姐比起來,明明不會跳舞、唱歌,也不會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每次去外公家聚會回來,爸爸就會對他說:“我怎么有個這么笨的兒子。”而媽媽給兒子定下目標:比表姐更出色。每天回家后,她就會說:“明明,去練一個小時鋼琴,昨天的練習曲彈得太差了!”“明明,把昨天布置的唐詩給媽媽背一次。”明明在動畫片前磨蹭了一會兒,媽媽就會過來揪著他的耳朵說:“怎么這么沒出息,快給我過來!”

慢慢地,明明在家里說話越來越少,總喜歡一個人躲進書房。媽媽有次聽到房里有聲音,以為明明在背古詩,從門縫里偷偷一看,發現兒子正對著空無一人的電腦椅在數落:“小東,你真的很笨!我給你說了好幾次了都不懂,沒出息!”第二天晚飯前,媽媽又看見明明在琴凳上自言自語:“好吧,既然你說我彈得特別好,我就再給你來一首。”媽媽有些害怕地對爸爸說:“兒子該不會腦子出毛病了吧?”

視點分析:

很多家長在物質上都盡量給予孩子極大的滿足,卻往往忽略其精神上的需要。對孩子而言,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也就是家長的認同和賞識。在很多時候,兒童世界就是想像的世界,對現實生活“無能為力”,又得不到家長幫助的孩子,往往會選擇從虛擬世界中尋求解決辦法,用想像甚至幻想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在家里得到的總是否定和批評,或是家長干涉過多,使孩子完全沒有發言權和選擇的自由,他很可能就會自己塑造一個永遠欽佩和欣賞他、永遠服從他指揮的朋友。

專家支招: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家長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而不是用其他孩子的長處來要求自己的孩子。要用賞識的目光對待孩子。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家長的附屬品。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長處,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現實中被重視,而且能表現得很好,逐步建立真正的自信,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這樣,孩子就能慢慢從虛擬世界中走出來,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成功的感覺。 編輯:樸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