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爭寵可能以疾病的方式呈現

爭寵方式多樣, 或直接或間接, 或以言語見長, 或以行為取勝。 爸爸媽媽們再公平, 也難免偏頗。 尤其對於小寶, 年齡小些, 家長總是照顧多一點。 此時老大心中難免失衡, 原來所有人都圍著老大一人, 所有的好東西都給他, 現在被分流一半, 尤其媽媽總要抱著小寶, 老大心裡的落差實在不小。

不同孩子對弟弟妹妹的誕生反應不同, 有特別喜歡的, 有反應一般但可以接受的, 有抵觸的。 有的情緒產生大波動, 甚至出現軀體疾病的。

其實所謂爭寵, 是要獲得更多關注, 對孩子關注不足, 孩子就會出現問題。

個性反常,

Advertisiment
反復生病

TU0TU0妹妹1歲了 , TUOTUO最初對妹妹是可以接受。 但隨著妹妹年齡增加, 兩人開始了爭奪媽媽大戰。

妹妹因為小, 需要吃奶、需要抱、需要換尿布, 因此常常多得媽媽恩寵。 哥哥想和媽媽講講幼稚園的小朋友、幼稚園的老師、今天不高興、今天學了一個新遊戲等等諸如此的事情, 總是被媽媽要照顧妹妹打斷。

於是, 他開始搗亂, 摔倒椅子, 搞撒水, 不滿足要求大吵大鬧。 媽媽說原來很溫和的孩子, 現在性格暴躁, 越訓斥越嚴重。 最近, 又反復咳嗽起來, 剛好沒多長時間就又咳嗽。 一生病脾氣更大, 管也不是, 不管也不是。 媽媽問:這是叛逆期嗎?

這肯定不能單純用叛逆期來解釋。 媽媽照顧兩個孩子很容易顧此失彼, 而且常常覺得老二小,

Advertisiment
需要更多照顧。

老大的情緒得不滿足, 沒有獲得足夠的關注, 就會以特殊的形式獲得關注:比如反常的行為, 破壞性的動作, 如果因此獲得關注, 即使是負面評價也會強化這種行為。 但反復被責駡, 使孩子情緒低落, 機體免疫力降低, 又變得容易生病。

吃手

2-3個月的寶寶處於口敏感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非常喜歡吃手。 現在大部分的家長都瞭解這個階段孩子吃手很正常, 不需刻意糾正。 一般也不會擔心。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 本來已經不見的吃手習慣又出現, 家長就會比較介意。 經常看到媽媽嚴厲管教:不要吃手!髒!同時有嚴厲的眼神掃過去。

其實對吃手的關注不應只停留在衛生不衛生的層面上, 要細心需找孩子吃手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大孩子吃手是一種行為上的倒退, 當孩子焦慮和緊張時便會倒退回嬰兒時期, 用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欲望, 以減少其內心的憂慮。 但孩子為什麼焦慮, 是因為弟弟妹妹搶了媽媽的愛嗎?還是上幼稚園不適應?或者媽媽最近總出差?

我門診遇到一對雙胞胎, 姐姐性格外向活波, 比較吸引人, 妹妹相對內向靦腆, 媽媽說她最近總是吃手。 孩子生活環境沒有變化, 家庭和睦, 沒有紛爭, 於是告訴媽媽儘量淡化對此問題的關注。 之後每次吃手時媽媽不再糾正她, 不知不覺間就沒有這個毛病了。

嗽嗓子(咽炎)

門診經常有因為孩子嗽嗓子而來就診的。 一般經檢查後大都沒什麼問題, 有些喉嚨有點紅。

追問病史, 有的家長最近工作忙對孩子照顧少,

Advertisiment
有的生了老二對老大關心不夠, 或者孩子上了幼稚園換了新環境, 而每次孩子嗽嗓子時家長就變得額外關注, 不停追問:嗓子難受嗎?疼嗎?癢嗎?今天喝水了嗎?喝得多嗎?諸如此類一大串。

這樣頻繁問詢, 不僅不能解決問題, 反而會讓問題加重。

所以當發現上述這些情況時:

要回顧有沒有忽略其中一個孩子, 尤其老大。

如果老二小, 主要需要生理上的照顧, 如果不是很緊急, 其實是可以等一等的。 對於老大的心理需要, 媽媽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即使不能立即回復他, 也要在處理完老二的事情後再和老大溝通一次, 或者在給老二餵奶時就可以和老大聊聊天。 這樣, 老大就不會感覺被忽略, 也就不會採取特殊的行為吸引家長的關注。

Advertisiment

表面上淡化對這些病症的關注, 內心警覺, 合理調整。

對孩子這些病症強烈關注的語言和行為, 只會強化孩子的這些表現。 家長要做的不是呵斥、恐嚇、反復詢問, 應該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可讓他送點東西給你、或喝點水、或看一會電視, 這樣他的動作會逐漸停下來。

在外在淡化的時候, 家長要認真思考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 是家庭狀況有變化?是生活環境的變化?還是因為忙對孩子關注不夠?或者是兩個孩子爭寵的手段?理理思路, 悄悄的解決問題。

家長自己要放鬆

有時是我們自身的焦慮情緒讓孩子的病症更重。 孩子吃手、嗽嗓子、脾氣暴躁都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 家長不要因此而焦慮、煩躁。 您的輕鬆心態會讓事情變好。

您的輕鬆心態會讓事情變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