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犯錯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難免會犯錯, 家長在對待孩子犯錯的態度很重要, 既能讓孩子長個記性又不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本期乖乖網小編教你應該怎麼做?

一:選擇恰當後果

1 應立刻做的:在問題現場即時採用最有效的方法, 這樣既不傷害雙方的自尊和感情, 又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 比如, 孩子在堆沙堡時朝其他的小孩扔沙子, 我們可以把孩子抱出來, 帶他回家或者選擇他能夠遵守規則的其他遊戲。

2 預設後果:在問題出現之前預先設想將採用什麼樣的方法。 我們可以通過家庭會議或與孩子溝通等方式制定處理問題的方式。

Advertisiment
(“約翰尼, 時間到了!你不記得我們已經說好打架也得有個時間限制了嗎?”)

3 延遲後果:當務之急是讓孩子停下來。 當我們不確定應該怎麼做的時候, 先等等, 花點時間來思考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處理方式。 (“管你弟弟叫大頭蛋可不好。 我得想想怎麼處理這件事。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提倡在兩三歲的小孩身上使用這一招,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只關注眼前發生的事情, 一旦過去, 他們也就忘了。 所以用這個方法, 很難讓他們將犯錯及其後果聯繫起來。

4 無後果: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去處理。 如果孩子經過漫長的一天已經累得不行了, 而你又由於種種原因找不出犯錯的根源, 那就“讓它去吧”,

Advertisiment
也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

二:溝通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良藥, 這是很多專家的共識。 我們也相信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各種矛盾都是由溝通不良引起的。 因此, 選擇說什麼固然重要, 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說也不可小覷。 竅門就在於我們對詞彙、音調還有肢體語言的運用。 運用好了, 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溝通用語:“我”式句:這是一種以第一人稱“我”開頭的句子。 在不攻擊對方的情況下, 僅表達說話人的情緒、喜好、需求或結論。 例如, 家長可以用目光與孩子交流, 告訴孩子:“我非常生氣, 我不喜歡看到玩具弄得哪兒都是, 我需要你幫我一起收拾好。 ”然後拉起孩子的手, 帶著他一起收拾。 雖然前文中我們說過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感受,

Advertisiment
但同時家長自己如何表達情感也十分重要, 它甚至可以決定孩子的行為將會是乖乖順從還是輕蔑視之。

“你”式句:用“你”開頭的句子, 通常帶有攻擊性, 使傾聽者馬上進入防禦狀態。 例如, 朝孩子(在另一個屋子裡)大罵:“你這個邋遢鬼!怎麼每次都不收拾?每件玩具都擱在地上!快點出來, 否則……”這樣火冒三丈的態度通常換不來孩子的合作。 如果言辭更激烈, 還有可能起副作用, 讓孩子大哭大鬧。 這種“你”式句可謂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

“說出來”:鼓勵孩子用語言抒發自己的情感, 而不是採用踢打、尖叫、扔東西或咬人等方式來發洩。 我們可以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就採取這種方法, 説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比如, 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姐姐搶了你的玩具,

Advertisiment
你一定很生氣吧!”

三:擁抱

在孩子身後從腋下將其環抱, 溫柔地限制他的舉動。 這樣的姿勢可以讓你近距離接觸孩子, 在他耳邊用話語安撫, 以防止過激的踢打、揮拳等行為。

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 親身示範你希望孩子能做到的那些行為。 這是作為家長最有說服力的教育。 還要注意:重要的不僅僅是說了什麼, 還有怎麼說;更重要的是, 你自己是否做到了。 比起聽我們說的, 孩子可能更樂於效仿我們做的。 你就看吧, 孩子總會出其不意地讓我們知道, 他們可是模仿的好手呢!

四:家庭會議

可以是計畫好的或臨時決定的家庭會議, 目的是消除隔閡或重新建立親子聯繫。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孩子探討各種各樣的問題,

Advertisiment
確認哪些是正確的行為, 分配家務, 制定時間表或者計畫其他特殊事情。

家庭會議能夠讓全家(通常是繁忙的一家子)深切地感受到這是一個團結合作的集體, 孩子和父母應該攜手處理問題、做出決定。 規律的家庭會議可以消除積攢的誤解與煩惱。

我們建議大家採用家庭會議的方式處理家中成員的情感、需求等問題, 每個人都可以就一個問題發表看法, 同時也傾聽他人的問題。 大家要將處理意見或評價寫下來, 對這些意見先不予置評, 等到所有意見都記錄完, 再由家長逐條朗讀, 之後讓大家討論。

幽默感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擁有否決權, 對於那些不可接受的建議可以直接否決。 比如孩子說:“讓我妹妹搬出咱家吧,好不好?她可以住在奶奶家嘛!”首先,我們可以表達對孩子的理解,比如說:“我們知道妹妹經常把你房間裡的東西弄壞,你也很生氣。”然後再加上一句:“可是我們太愛你妹妹了,不能讓她和奶奶住啊,那樣我們會想她的。換一種解決方法吧,你還有什麼建議?”

家庭會議也可以用來制訂一些共用歡樂家庭時光的計畫,比如一次長途或短途旅行,去野餐或者開派對。也可以在家庭會議上討論如何給親友準備生日禮物(比如全家動手做一個獨一無二的手工大蛋糕),還可以談談怎麼慶祝即將到來的假期。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會給整件事情增添許多樂趣。

最後,在家庭會議上,我們也可以當眾表揚某個家庭成員。鼓勵大家一起分享周圍發生的事情,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想出讓他高興的事兒。你可以用一道大家最喜歡的甜點來結束會議,或者擊掌,亦或其他能讓全家人開心的方式。

比如孩子說:“讓我妹妹搬出咱家吧,好不好?她可以住在奶奶家嘛!”首先,我們可以表達對孩子的理解,比如說:“我們知道妹妹經常把你房間裡的東西弄壞,你也很生氣。”然後再加上一句:“可是我們太愛你妹妹了,不能讓她和奶奶住啊,那樣我們會想她的。換一種解決方法吧,你還有什麼建議?”

家庭會議也可以用來制訂一些共用歡樂家庭時光的計畫,比如一次長途或短途旅行,去野餐或者開派對。也可以在家庭會議上討論如何給親友準備生日禮物(比如全家動手做一個獨一無二的手工大蛋糕),還可以談談怎麼慶祝即將到來的假期。大家一起出謀劃策會給整件事情增添許多樂趣。

最後,在家庭會議上,我們也可以當眾表揚某個家庭成員。鼓勵大家一起分享周圍發生的事情,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想出讓他高興的事兒。你可以用一道大家最喜歡的甜點來結束會議,或者擊掌,亦或其他能讓全家人開心的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