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 犯錯都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孩子的錯誤, 家長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激動情緒, 用心去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 並想出最能幫到孩子的方法。 之後, 也許你會很感激孩子的那次錯誤, 它讓你和孩子都成長了!
想自己來被阻止, 太生氣了!晚飯時, 媽媽端上了番茄雞蛋鹵, 準備將鹵拌到麵條中讓濤濤吃。 濤濤想要伸手去夠番茄雞蛋鹵, 卻被外婆制止了:"哎喲, 太燙了, 外婆幫你拌!"說著外婆端起了有些燙手的小盆, 將鹵倒入了濤濤的麵條碗中。
濤濤馬上大發雷霆, 尖叫著、扭動著身體, 狠狠將手中的勺子扔到了地上。
Advertisiment
媽媽做法:媽媽將濤濤抱了起來, 走進臥室。 兒子在懷裡掙扎著, 媽媽輕拍著他的後背。 大概在媽媽懷裡哭了10分鐘, 濤濤漸漸安靜下來了。 媽媽輕聲說:"濤濤為什麼哭起來呢?媽媽聽著你很生氣哦!是生氣姥姥不讓你自己倒鹵嗎?"濤濤點點頭。 媽媽說:"姥姥不讓濤濤自己倒鹵, 濤濤想自己來的時候, 可以告訴姥姥'我想自己來!', 這樣姥姥才知道哦!"濤濤情緒立刻平復了, 馬上問:"真的嗎?她會聽嗎?"媽媽鄭重地點點頭。 隨後, 媽媽及時與姥姥做了溝通, 姥姥的"幫忙"少了, 濤濤發脾氣的概率也降低了。
Advertisiment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8個階段, 認為人在每個發展階段有一種新的主要衝突, 每個階段的衝突如果處理得好, 兒童就能夠恰當地對待下一階段將會遇到的危機和問題。
3~6歲的幼兒渴望獨立于家長自己做事情, "我來!""我自己做!"是這個時期兒童經常說的話。 文中的濤濤表現出了獨立完成任務的渴望, 但被剝奪機會後, 產生很多的憤怒、挫敗的情緒。
● 給予情緒認同。 很慶倖, 濤濤媽能及時地從全家人的情緒互動中抽離出來, 傾聽孩子, 理解孩子的情緒, 並能夠細緻觀察, 找到孩子愛發脾氣、憤怒背後的真實需求, 並積極回應孩子"我想自己來"的獨立要求,
Advertisiment
● 給予行動指導。 家長在給孩子提供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的同時, 還需要對孩子的行動給予指導, 這樣才能支持和鼓勵兒童的主動性, 促進兒童發展出積極的自我認識。 比如, 濤濤想自己倒鹵的時候, 媽媽可以給他一把小勺子, 然後把碗端到距離盛鹵的碗近一些的地方, 告訴濤濤說:"濤濤, 看, 媽媽自己給自己盛, 濤濤也自己給自己盛。 "這樣, 濤濤自己來的準確性會更高, 自我價值感也會更高。
就是不穿鞋!
"優優, 把鞋穿上, 地上涼!"媽媽拿著鞋, 想要給2歲的兒子穿上。
"不, 不涼!不穿鞋!"優優晃著小腳抵抗。
媽媽做法:"不穿鞋不可以, 地板太涼了, 會肚子疼。 "媽媽說道。
"不, 不, 不穿鞋!"優優一邊說著,
Advertisiment
"好吧, 好吧, 別穿了, 肚子疼了我不管。 "媽媽最聽不得優優哭, 開始放棄堅持。
優優高興地笑了, 跑到客廳去玩了。
優優媽脫掉鞋子去感受了一下地板, 的確是冰冰涼呀!這個穿鞋的問題, 令人真傷腦筋。
明晰規則, 建立好習慣對於孩子來講, 規則是説明他們形成好習慣的保證。
● 溫柔堅定地執行規則。 對於3歲之前的兒童來講, 家長制定規則的主要目的, 就是確保孩子的安全以及健康成長的需要, 更多地體現在生活習慣的養成上。 比如, 飯前洗手、飯後刷牙、關燈睡覺……這些規則都需要經過反復的重複, 孩子才會漸漸掌握, 進而形成習慣。 所以, 好習慣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 研究發現, 比起新建立一個習慣來,
Advertisiment
● 尊重孩子, 幫他遵守規則。 讓孩子遵守規則, 首先需要尊重並理解孩子的感受, 比如, 可以理解孩子, 說:"哦!你不想穿鞋對吧!""哦, 媽媽理解, 你覺得光腳更好玩!"接下來, 還可以給孩子選擇權: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 是緩衝孩子激烈情緒的方法。 "你如果不穿鞋, 就待在床上;如果你到地上玩, 就需要穿鞋!"比起只有一個選擇來, 兩個選擇會讓孩子覺得更靈活。 而媽媽既堅持了規則, 也給了孩子選擇的自由。
● 注意:規則的彈性≠隨意"開綠燈"。 當然, 當孩子兩三歲時, 隨著他們進入第一叛逆期, 對之前建立起來的一些習慣開始有意破壞。 "不!""不嘛!"是這個時期孩子經常說的話。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能彈性對待孩子的叛逆,對於那些無妨大礙,不是原則性的習慣,可以稍微放鬆,這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我的力量;但對於那些與健康和安全息息相關的習慣,家長則需要用規則來捍衛。比如,對於優優媽來講,如果覺得孩子不穿鞋是會影響健康的,那就一定要堅持。這裡說的堅持,不但指在當時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給孩子穿鞋,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為自己忙,或者因一時情緒變化而給孩子"開綠燈",家長沒有原則的"綠燈"常常會打破了孩子內心的秩序,他們會認為"我也可以不這樣做"。
偷拿了小妹妹的娃娃
媽媽帶5歲的琪琪到好朋友家做客,回到家後卻發現,琪琪將小妹妹的拇指娃娃帶了回來,難怪整個回家途中,琪琪的右手都緊緊攥著呢!
媽媽做法:看到女兒拿了別人的玩具,琪琪媽的心裡特別緊張,她沒想到,女兒會出現偷竊的行為。於是,媽媽把琪琪喊過來,厲聲說:"你為什麼要把妹妹的拇指娃娃偷拿回來?偷東西員警會來抓你!"
琪琪顯然是被媽媽的嚴厲樣子嚇壞了,她眼淚汪汪地盯著媽媽說:"對不起,對不起!"
但是為了讓女兒不養成小偷小摸的習慣,琪琪媽還是狠心地揍了女兒。挨打的女兒哇哇大哭了起來,琪琪媽媽內心更加五味雜陳,也禁不住潸然淚下。
給孩子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機會五六歲的孩子,已經知道不經過允許拿別人的東西是不正確的行為,所以,他們會去悄悄進行這一個行為。父母是要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但切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其實,這也是教孩子做錯事情勇於承擔責任的好機會。
● 指責反而容易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在焦慮的情況下,媽媽容易將孩子的行為上綱上線。比如,琪琪媽媽在看到琪琪拿回了小妹妹的拇指娃娃後,便認為孩子的行為是偷竊,並由此聯想了很多嚴重後果。最後,不但恐嚇了孩子,還狠狠地揍了孩子。媽媽的這一行為,孩子有可能不敢再拿別人的東西了,但是,伴隨產生的,卻可能是心理陰影——我是壞孩子,員警會來抓我。其實,對於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講,他們的道德標準和社會規範,都還尚未形成,所以拿成人的道德標準去衡量孩子是不妥當的。
● 弄清孩子犯錯背後的原因。父母太嚴厲、太忽視孩子的需求,或者是家庭成員中,有人出現過類似的行為,或者孩子在模仿某個夥伴的行為……這些都可能成為導致孩子出現不經允許拿別人物品的習慣。父母在告訴孩子這是錯誤行為的同時,也要去弄清楚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引導孩子換位思考。比如可以問問孩子:"我們想一想,如果妹妹發現她的拇指娃娃不見會怎麼樣?""如果妹妹不經過你同意,拿走了你最喜歡的洋娃娃你會怎麼樣?""我們不可以未經允許拿別人的東西,就像別人沒有經過你同意不可以拿走你的東西一樣!"這樣的引導,會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從而學會社會規則。
● 支持孩子學會負責任。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去解決問題,糾正自己的行為。比如,媽媽可以跟孩子角色扮演歸還玩具的過程,一起說說扮演的感受。媽媽和孩子可以相互互換角色,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扮演時的真實感受,比如,"我剛開始道歉的時候,有點害怕,有點擔心。擔心妹妹不理我,擔心別人不會再喜歡我。""你把玩具還給我,我覺得自己的玩具回來了,很開心。""我覺得你能夠道歉,真的很勇敢。"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的所有感受都是正常的,都是可以被接受的。道歉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可怕和沒有面子,反而會讓人覺得勇敢。
此外,媽媽可以陪孩子一起再去一次妹妹家,歸還妹妹的玩具。在整個過程中,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因此,在整個過程中,需要父母充滿愛意的支持、陪伴和鼓勵。
"不!""不嘛!"是這個時期孩子經常說的話。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能彈性對待孩子的叛逆,對於那些無妨大礙,不是原則性的習慣,可以稍微放鬆,這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我的力量;但對於那些與健康和安全息息相關的習慣,家長則需要用規則來捍衛。比如,對於優優媽來講,如果覺得孩子不穿鞋是會影響健康的,那就一定要堅持。這裡說的堅持,不但指在當時要溫柔而堅定地堅持給孩子穿鞋,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為自己忙,或者因一時情緒變化而給孩子"開綠燈",家長沒有原則的"綠燈"常常會打破了孩子內心的秩序,他們會認為"我也可以不這樣做"。
偷拿了小妹妹的娃娃
媽媽帶5歲的琪琪到好朋友家做客,回到家後卻發現,琪琪將小妹妹的拇指娃娃帶了回來,難怪整個回家途中,琪琪的右手都緊緊攥著呢!
媽媽做法:看到女兒拿了別人的玩具,琪琪媽的心裡特別緊張,她沒想到,女兒會出現偷竊的行為。於是,媽媽把琪琪喊過來,厲聲說:"你為什麼要把妹妹的拇指娃娃偷拿回來?偷東西員警會來抓你!"
琪琪顯然是被媽媽的嚴厲樣子嚇壞了,她眼淚汪汪地盯著媽媽說:"對不起,對不起!"
但是為了讓女兒不養成小偷小摸的習慣,琪琪媽還是狠心地揍了女兒。挨打的女兒哇哇大哭了起來,琪琪媽媽內心更加五味雜陳,也禁不住潸然淚下。
給孩子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機會五六歲的孩子,已經知道不經過允許拿別人的東西是不正確的行為,所以,他們會去悄悄進行這一個行為。父母是要及時糾正孩子的行為,但切勿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其實,這也是教孩子做錯事情勇於承擔責任的好機會。
● 指責反而容易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在焦慮的情況下,媽媽容易將孩子的行為上綱上線。比如,琪琪媽媽在看到琪琪拿回了小妹妹的拇指娃娃後,便認為孩子的行為是偷竊,並由此聯想了很多嚴重後果。最後,不但恐嚇了孩子,還狠狠地揍了孩子。媽媽的這一行為,孩子有可能不敢再拿別人的東西了,但是,伴隨產生的,卻可能是心理陰影——我是壞孩子,員警會來抓我。其實,對於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來講,他們的道德標準和社會規範,都還尚未形成,所以拿成人的道德標準去衡量孩子是不妥當的。
● 弄清孩子犯錯背後的原因。父母太嚴厲、太忽視孩子的需求,或者是家庭成員中,有人出現過類似的行為,或者孩子在模仿某個夥伴的行為……這些都可能成為導致孩子出現不經允許拿別人物品的習慣。父母在告訴孩子這是錯誤行為的同時,也要去弄清楚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引導孩子換位思考。比如可以問問孩子:"我們想一想,如果妹妹發現她的拇指娃娃不見會怎麼樣?""如果妹妹不經過你同意,拿走了你最喜歡的洋娃娃你會怎麼樣?""我們不可以未經允許拿別人的東西,就像別人沒有經過你同意不可以拿走你的東西一樣!"這樣的引導,會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從而學會社會規則。
● 支持孩子學會負責任。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去解決問題,糾正自己的行為。比如,媽媽可以跟孩子角色扮演歸還玩具的過程,一起說說扮演的感受。媽媽和孩子可以相互互換角色,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扮演時的真實感受,比如,"我剛開始道歉的時候,有點害怕,有點擔心。擔心妹妹不理我,擔心別人不會再喜歡我。""你把玩具還給我,我覺得自己的玩具回來了,很開心。""我覺得你能夠道歉,真的很勇敢。"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的所有感受都是正常的,都是可以被接受的。道歉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可怕和沒有面子,反而會讓人覺得勇敢。
此外,媽媽可以陪孩子一起再去一次妹妹家,歸還妹妹的玩具。在整個過程中,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因此,在整個過程中,需要父母充滿愛意的支持、陪伴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