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犯錯,這幾個方法效果更好,愛發火的父母必看

“哐當”一聲, 也不知是什麼掉到了地上, 隔壁阿姨家又開始發火了:“你就不能安分一點別到處跑?房間都被你弄的跟狗窩一樣, 要再磕了摔了別來找我!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我實在聽不下去了勸說:“阿姨您消消氣, 孩子哪能這麼罵, 對孩子心理健康有影響。 ”

阿姨回道:“我是他親媽, 你以為我想罵他?我罵他也是關心他, 也是為他好!你看看他嬉皮笑臉的, 一點兒也不怕我, 耳朵也跟沒長一樣, 不吼他是不會聽的。 ”

小小的孩子站在一旁, 低著頭默不作聲, 怪可憐的。

媽媽脾氣大, 也是有原因的, 畢竟孩子有時候確實太惹人炸毛了,

Advertisiment
不吼孩子幾句心理憋得難受!但是“大吼教育”的結果往往並不理想, 有的孩子越吼越調皮, 甚至學會了跟家長對吼;有的孩子, 則被家長吼得越來越膽小、自卑, 做事一點自信都沒有, 唯唯諾諾。

如果你也是個常用“大吼教育”並因此而苦惱的家長, 那麼你很有必要做一個小小的改變:跟孩子小聲說話!

輕聲教育, 自有好處

1. 緩和你的怒氣

憤怒之下的你, 心情惱得像一堆火, 而你說話的聲調就像風, 風越大火越旺, 越是大吼大叫, 心情就越糟糕;但是, 如果你嘗試著忍一忍怒氣, 壓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說話的聲調, 你會發現你會變得稍微冷靜、理智一些, 最起碼不會讓你更加憤怒。

2. 給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學者說,

Advertisiment
你說話的聲調高低, 跟你傳達給別人的信任, 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 當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時, 孩子感覺你不信任他;當你說話柔和時, 孩子就能感覺到你的信任!

事實就是這麼神奇, 比如:當孩子手拿香蕉皮準備扔時, 你一句怒吼“別扔地上!”這時候, 其實你在內心是默認孩子會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認真、輕聲地說一句“寶寶, 放垃圾桶裡吧!”這時候你是默認孩子會放到垃圾桶裡的。 關鍵是你語氣中傳達的這種信任或者不信任, 孩子都能感覺得到。

3. 減少孩子對你的害怕、抵觸

孩子犯錯時, 你憤怒地大吼大叫, 結果無非兩種:

孩子被你嚇住了, 滿腦子的恐懼感, 根本沒心思去思考為什麼錯了, 只盼著你趕快結束訓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

Advertisiment
大吼大叫回擊你, 也不考慮錯在哪了, 只想著如何跟你對著幹。

但是, 當你語調平靜、嚴肅、稍低一些跟孩子談話時, 你會在孩子眼裡變得“不怒自威”, 孩子對你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恐懼和抵觸, 這時候你再跟孩子講道理、辯對錯, 效果就會好很多。

如何做到“輕聲教育”

1. 壓低音調、降低語速

壓低聲調, 有助於壓制你的怒火;而放慢語速, 則有助於你邊說話邊思考。 很多時候, 我們對孩子的批評顯得太急、太暴躁了, 但事後我們往往又很後悔, 畢竟孩子還小, 犯錯誤是正常的。 其實, 我們根本沒那麼生氣, 只是需要幾秒鐘調整一下自己而已。

2. 指出錯誤, 同時表明期望

孩子犯錯的時候, 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評, 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Advertisiment
但是, 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傳達給孩子, 並提醒他犯錯的後果, 而不是單純地吼孩子。

3. 減少易怒、衝動情緒

當你發脾氣的時候, 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 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 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再與孩子交流

當你發脾氣的時候, 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 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 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 不是嘴上說說就能有的, 這需要健康的愛好、良好的生活規律做鋪墊。 一個常讀書、勤運動的媽媽,

Advertisiment
內心更陽光開朗, 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跟孩子良好溝通。

跟孩子小聲說話, 降下的不止是聲調, 還有那顆浮躁的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