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 最令父母揪心。 何時最應該帶孩子看醫生成為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 美國科羅拉多市兒童醫院兒科專家巴頓·施密特博士表示, 兒童常見病中, 20%需要看急症, 30%可以等到第2天看醫生, 50%只需在家護理即可。 美國“網路醫學博士網”最新載文, 總結出常見疾病中一些不能忽視的症狀。
1.高燒。 如果孩子體溫低於39℃, 若是精神狀態、食欲等都還不錯的話, 家長要做的只是密切觀察, 但這種觀察不是盯著溫度計, 主要是看孩子的整體狀態。 半歲以上的兒童可以考慮給他服用適量的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Advertisiment
2.頭痛。 家長首先應該明確孩子是否真的頭痛, 以及程度。 如果只是輕微的頭痛, 要注意休息。 若是持續幾個小時, 或是影響了食欲, 甚至是連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都不能引起他的興趣, 那就絕不是為了翹課而撒的謊, 要立即去醫院。 頭痛若伴有思維混亂、視力模糊時, 多與神經系統相關;如伴有發燒、嘔吐、神志不清或頸部僵硬時, 可能合併嚴重的感染, 如腦膜炎, 要看急診。
3.廣泛性皮疹。 如果皮疹為紅色, 用手指按壓後顏色變淺或變白, 放開手指後顏色能恢復, 多數為病毒性皮疹或過敏反應, 通常不必擔心。 如果經按壓後不變色,
Advertisiment
4.急性胃腸病。 當孩子出現食物中毒或胃腸炎時, 家長要密切監視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一般而言, 半天內嘔吐3次很少會出現脫水, 但如果8小時內出現8次腹瀉, 或是既有嘔吐又有腹瀉時, 則會出現脫水。 需要馬上就醫。
5.脖子僵硬。 孩子出現脖子僵硬、轉動困難, 很少是肌肉酸痛引起的, 若同時伴有發熱、畏光、頭痛等症狀, 多數是患上了腦膜炎, 應立即就醫;如果僅伴有發燒, 可能是扁桃體發炎;如果有外傷史, 則多為顱腦外傷的表現, 亦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