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生病八成是傷了心!這些事你也做過

最近有這樣一個事情:

有位老奶奶帶著孫子去看中醫, 說孩子總是夜裡出汗, 是不是缺鈣?問醫生該怎麼辦。 醫生瞧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孩子:孩子時不時劇烈抽搐一下, 尤其是嘴和脖子, 會猛地向一側扭動, 初看甚至有些嚇人。 醫生跟孩子奶奶說, 孩子不是簡單的缺鈣和盜汗問題, 他看過太多這樣的孩子, 都是因為孩子心傷了, 情緒出現問題, 反應在身體上了!

醫生問奶奶, 孩子父母關係是不是不太好?平時是不是對孩子要求特別嚴格, 會要求孩子考多少分, 排名在第幾名?奶奶和兒媳婦的關係是不是也比較緊張?

Advertisiment

聽後, 奶奶不說話了, 旁邊隨著他們一起來的一位女士叫了起來:“哎呀, 你這比算命的還神了, 他們就這樣!”

醫生解釋說, 孩子長期生活在多重衝突的家庭環境裡, 情緒受到嚴重影響, 傷了心了。 從中醫角度上來說, 孩子氣血紊亂了, 虧虛了, 所以才生了這麼大的病。

情緒的好壞會左右身體的各項機能

對於中醫氣血異常的說法, 可能很多人覺得太空沒有說服力。 不過, 情緒不好會影響身體機能這個觀點, 在科學上是有研究論據的。
來自芬蘭的科學家根據人們在經歷某些情緒時的反應, 繪製了人體的“情緒地圖”。 用紅色來表示身體的某些區域被啟動, 這時, 人的各個感覺會變得更加靈敏;而藍色則代表被抑制,

Advertisiment
感覺會變得遲鈍。

圖片來源於果殼網

研究人員發現, 在經歷憤怒、快樂和悲傷時, 人體的上臂感覺會得到不同程度的啟動或抑制。 比如人在憤怒時, 會用手去捶打牆壁;在絕望時, 整個人呆若木雞, 背在身上的包包掉了都察覺不到。
而厭惡則明顯會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 容易出現嘔吐、拉肚子、沒食欲等表現。
而人們似乎只有在經歷開心時, 全身的所有區域都能得到啟動, 這時身體的各個感官會更加靈敏, 更容易使人專注於一件事。

孩子患蕁麻疹、腸胃不好, 都跟情緒有關

媽媽要出一趟遠門, 行李都收拾好了。 似乎鑒於之前的經驗, 媽媽不打算告訴孩子, 趁著孩子正在專心地搭積木, 媽媽跟奶奶小聲交代了一番就偷偷溜走了。

Advertisiment
孩子玩累了, 喊媽媽, 發現沒有回應, 著急地在屋裡轉圈找媽媽, 找了幾圈沒找到, 於是開始大哭。 當天晚上, 孩子就得了蕁麻疹。
從中醫的角度看, 悲傷肺, 而肺主皮毛。 很多時候孩子心裡的焦慮說不出來, 就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反應, 比如患上濕疹、蕁麻疹等。 這也被稱為心因性疾病, 通俗些說, 就是心病。
還有一些孩子情緒一不好, 腸胃就出現問題, 不愛吃飯, 食欲下降, 經常嘔吐、拉肚子等。 中醫所說“思慮傷脾”, 就是因為平時我們由於情志不暢, 如憂思、惱怒, 往往會影響食欲而導致厭食。 在西醫研究上, 有醫生採用纖維胃鏡、X 光、腦電圖及生化對胃病的病理機制進行研究, 發現胃病的發生與大腦皮層的過度興奮或抑制、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Advertisiment
有專家做過一個實驗, 把猴子吊起來, 並不時用電刺激, 使猴子一直處於焦慮不安的情緒中, 不久猴子便得了胃潰瘍。
如果孩子總是生活在天天有衝突的家庭中, 孩子會感受到過多的壓力, 他會焦慮、緊張, 甚至情緒低迷, 這種狀態會抑制全身的神經活動。 神經活動一旦減弱, 孩子的腸胃蠕動就減少, 胃口就不好, 吃不下東西, 那麼營養攝入就不足, 會缺各種營養物質, 生長、發育就容易出問題, 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 因為脾胃沒法吸收食物營養物質了, 孩子抵抗力就不足, 就容易生病。

孩子比同齡人矮20釐米, 也是心情不好導致

情緒不好會讓孩子得皮膚病, 影響孩子腸胃的正常運作。 同時,

Advertisiment
孩子情緒不好還會影響長個兒。

爸爸身高1米8, 媽媽身高1米7, 按說這麼好的基因條件, 生出來的孩子個子應該是高高的, 而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他們11歲的兒子軍軍身高只有1.25米, 比標準身高矮了約20釐米。 兒科醫生對其檢查後發現, 軍軍的身高問題並不是由於疾病、營養不良所導致, 而是由於心思重、睡眠不好所導致, 簡而言之, 軍軍個子長不高是由心情不好所導致。 原來, 軍軍的父母經常吵架, 軍軍不知道該怎麼辦, 心裡一直很不開心。

人之所以能夠長高, 是由於腦垂體所分泌的生長激素能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 腦垂體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是控制著情緒的穩定、平和, 而且還從各個方面保護著人的身體, 使其免受外來侵害。
美國心理學家漢斯?塞雷博士把外來侵害對身體的刺激統稱為緊張性刺激,不愉快的情緒造成的心理上的刺激是最嚴重的緊張性刺激,會在一定情況下抑制腦垂體分泌激素。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長在缺乏溫暖的家庭中,得不到父母充分的愛,那麼他的身高通常會比同齡兒童矮小,國外稱這類矮小者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也有的資料稱之為“精神剝奪性矮小”。 因為情感剝奪和愛心缺失,孩子很容易出現身體矮小和生長速度急劇變慢。

可見,心情不好會影響孩子長個兒並不是危言聳聽。長期神經緊張和心理壓抑,會抑制兒童的生長激素的產生,從而造成生長緩慢、體型矮小。

孩子自卑、缺乏安全感、行為極端,多是情緒作怪

孩子2歲後,會經歷更多複雜情緒。此時若父母能夠積極關注孩子,將他們的注意力從不愉快環境中最令人難受的部分轉移開,説明他們積極應對消極情緒,或者至少能夠幫助他們理解那些影響他們的負面情緒。
但是,有些家長自己本身就很容易衝動,情緒化嚴重,甚至打罵孩子,對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的影響可能是終身傷害!

有這樣一個案例:
孩子的父母平時對孩子特別好,但有一次父親生氣了,上去做了一個要踢這個孩子的動作,表情特別猙獰,孩子一下子就嚇到了。從此,這個孩子每過幾分鐘就抽搐一下。雖然這個孩子現在長大了,已經學會開車了,但要是有人坐他車的話,就會發現他開車時,過一會兒就會向一側抖動一下,連旁邊坐著的人看了都害怕。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個案例有點極端,在大多數家庭裡,孩子除了面臨養育人情緒不穩定,更多的還是會面臨父母感情不和導致的焦慮、壓抑的家庭氛圍。

長期處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情緒不穩定、易暴易怒、抑鬱等情緒問題,也更容易因為這些壞情緒導致一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

1. 安全感不足。安全感是孩子學習和社交等的基礎,如果家庭環境中的父母關係緊張時,則會毀壞孩子的安全感,導致其專注力和記憶力下降,無心學習與社交。所以,孩子學習不好時,不要想著光責備孩子,還要審視一下自己給孩子提供的家庭氛圍如何。
2. 出現極端行為:比如,破壞、摔東西、打架、偷盜、說謊等,其實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父母“理”他們。

3. 容易自卑或自棄: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讓孩子把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長期的在這種恐懼壓力下,他們會認為自己是不受父母歡迎和喜愛的孩子,因此而自卑甚至自棄。自卑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發育、社會交往甚至婚戀家庭。

總之,父母關係越融洽、穩定,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反之,父母關係越糟糕,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情緒,是每一對父母應該做的,因為它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美國心理學家漢斯?塞雷博士把外來侵害對身體的刺激統稱為緊張性刺激,不愉快的情緒造成的心理上的刺激是最嚴重的緊張性刺激,會在一定情況下抑制腦垂體分泌激素。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長在缺乏溫暖的家庭中,得不到父母充分的愛,那麼他的身高通常會比同齡兒童矮小,國外稱這類矮小者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症”,也有的資料稱之為“精神剝奪性矮小”。 因為情感剝奪和愛心缺失,孩子很容易出現身體矮小和生長速度急劇變慢。

可見,心情不好會影響孩子長個兒並不是危言聳聽。長期神經緊張和心理壓抑,會抑制兒童的生長激素的產生,從而造成生長緩慢、體型矮小。

孩子自卑、缺乏安全感、行為極端,多是情緒作怪

孩子2歲後,會經歷更多複雜情緒。此時若父母能夠積極關注孩子,將他們的注意力從不愉快環境中最令人難受的部分轉移開,説明他們積極應對消極情緒,或者至少能夠幫助他們理解那些影響他們的負面情緒。
但是,有些家長自己本身就很容易衝動,情緒化嚴重,甚至打罵孩子,對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的影響可能是終身傷害!

有這樣一個案例:
孩子的父母平時對孩子特別好,但有一次父親生氣了,上去做了一個要踢這個孩子的動作,表情特別猙獰,孩子一下子就嚇到了。從此,這個孩子每過幾分鐘就抽搐一下。雖然這個孩子現在長大了,已經學會開車了,但要是有人坐他車的話,就會發現他開車時,過一會兒就會向一側抖動一下,連旁邊坐著的人看了都害怕。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個案例有點極端,在大多數家庭裡,孩子除了面臨養育人情緒不穩定,更多的還是會面臨父母感情不和導致的焦慮、壓抑的家庭氛圍。

長期處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一般都會有情緒不穩定、易暴易怒、抑鬱等情緒問題,也更容易因為這些壞情緒導致一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

1. 安全感不足。安全感是孩子學習和社交等的基礎,如果家庭環境中的父母關係緊張時,則會毀壞孩子的安全感,導致其專注力和記憶力下降,無心學習與社交。所以,孩子學習不好時,不要想著光責備孩子,還要審視一下自己給孩子提供的家庭氛圍如何。
2. 出現極端行為:比如,破壞、摔東西、打架、偷盜、說謊等,其實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父母“理”他們。

3. 容易自卑或自棄: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讓孩子把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長期的在這種恐懼壓力下,他們會認為自己是不受父母歡迎和喜愛的孩子,因此而自卑甚至自棄。自卑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發育、社會交往甚至婚戀家庭。

總之,父母關係越融洽、穩定,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反之,父母關係越糟糕,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關注孩子的情緒,是每一對父母應該做的,因為它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