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原本白胖胖的, 但是最近卻不肯吃飯, 動不動就哭鬧, 身體越來越瘦, 這種症狀就是中醫說的疳積。 一般這種孩子都沒有饑餓的感覺, 身體比較偏瘦小, 看起來就像是嚴重的營養不良。 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孩子往往會得疳積, 那時是因為饑餓, 但是現在孩子還會營養不良得疳積, 這是為什麼呢?
什麼是疳積?
疳積又名疳疾, 疳字義就是中醫指小兒的腸胃病。 疳有兩種含義:“疳者甘也”, 是指多食肥甘;“疳者幹也”是指全身肌膚乾癟, 氣血津液不足。 得疳積的小孩外表看起來面黃肌瘦、毛髮焦枯、精神萎靡,
Advertisiment
餵養方式出錯
目前得疳積的孩子多是城市的孩子, 現在經濟條件比之前好了, 怎麼會得這種病呢?家長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給孩子補了那麼多營養品卻得了這種病, 其實就是因為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良, 擔心孩子吃不飽飯, 長不高個子, 每頓飯都逼著孩子吃很足, 久而久之, 腸胃負擔加重, 形成積食。 最終孩子表現為食欲差, 這個時候家長給孩子吃開胃藥一點作用都沒有, 有的孩子不僅胃口不好, 還會大便困難、口臭等等。 家長以為孩子上火, 讓孩子喝涼茶下火,
Advertisiment
如何餵養孩子?
如果孩子胃口不好, 不要硬塞給孩子吃, 也不要威脅孩子或者打罵孩子, 這樣不僅使孩子產生逆反情緒, 厭惡吃飯, 還會讓孩子的腸胃負擔加重。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儘快消食, 暫時不吃飯, 孩子真的吃不下就讓他任性一次, 讓脾胃也休息一次。
養成飲食好習慣
不能偏食, 讓孩子保證營養均衡, 家長也要做到以身作則才更有說服力。 不給孩子吃零食, 飯前不要給孩子吃零食, 放學後不要吃太多零食, 讓他增加饑餓感, 孩子只有餓了才會自己主動要求吃飯。
古人常說, “要想小兒安, 常帶三分饑和寒”, 只要家長堅持正確的餵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