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發熱小心五大誤區

孩子發熱小心五大誤區

寶寶發燒是每個媽媽育兒過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問題。 應對孩子發燒, 不少家長會有些不科學的做法, 培兒屋兒科醫生對此做了總結。 應對發熱的5大誤區, 快來檢查自己都做對了嗎?

1、發熱捂汗, 可以幫助退燒寶寶發燒, 家長就給寶寶穿得裡三層外三層, 甚至蓋上大棉被, 覺得寶寶穿得厚點可以捂汗, 一出汗就退燒了。 結果適得其反, 多餘的熱量散佈出去寶寶體溫迅速升高, 不但難受, 還有可能誘發抽搐呢。

其實寶寶高熱時常常出現末梢迴圈變差, 於是頭部軀幹滾燙、手腳冰涼,

Advertisiment
大一點的孩子還會說覺得冷。 這時正確的做法是把寶寶的衣服略微解開, 讓其充分散熱;而手腳冰涼的部位則要適當保暖, 例如用溫熱水敷一敷, 用手給寶寶搓搓手腳等等, 讓孩子手腳變暖才更容易散熱, 有利於退燒。

2、發燒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調、不能扇風扇有些老人認為寶寶發燒了就不能洗澡, 不能吹空調, 不能扇電扇, 否則容易受寒加重病情, 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科學證實。

其實孩子發燒了泡個溫水澡是非常經濟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 如果洗澡不便的話, 用溫水擦身也有利於散熱退燒。 洗澡水溫以比體溫低1-2℃為宜, 每次洗15-30分鐘左右。 如果您只洗了3-5分鐘, 那退熱效果將大打折扣喲。 如果溫水擦浴一段時間後體溫還比較高,

Advertisiment
那過段一小段時間後可再重複一次。 物理降溫不比服用退燒藥, 它的時間間隔和次數都沒有限制。

3、高燒也不能吃退燒藥, 怕影響醫生診斷有些家長認為給孩子吃了退燒藥, 寶寶退燒了再去看醫生會影響醫生判斷病情。 其實這種想法有些過慮了。

我們建議, 只要是帶孩子去醫院看病, 包裡都備一支體溫計和一瓶退燒藥。 體溫計方便隨時量體溫, 隨身帶著退燒藥, 如果寶寶發燒超過38.5℃, 可以先給寶寶服藥再等著看醫生。 如果寶寶有熱性驚厥史, 更應該積極退熱, 可以在體溫38℃或剛開始上升時就服用退熱藥, 以求盡可能讓孩子體溫不要升得過快過高, 從而減免抽搐發生的可能。

4、無論什麼情況發燒都立刻吃退燒藥有些家長認為發燒會“燒壞大腦”或者“燒成肺炎”,

Advertisiment
發現孩子發燒了就非常慌張, 甚至體溫都沒來得及量就給孩子吃藥。

其實38℃以下低熱很少引起孩子嚴重不適, 並不需要吃退熱藥。 因為此時服退熱藥對疾病恢復並無明顯好處, 反而增加肝腎不必要的代謝負擔。

3個月以下的小嬰兒應用退熱藥更是要非常慎重。 想給他們服藥時, 建議一定要先諮詢醫生後再決定。

新生兒及小嬰兒發熱以洗溫水澡、貼退熱貼等物理降溫為主, 慎用退熱藥。 因為小嬰兒體重輕, 體表面積大, 服用退熱藥劑量不易掌握, 容易出現虛脫或者胃腸道的損傷。 物理降溫則簡單有效又安全。

5、輸液打“退燒針”會退燒快一些經常晚上接診遇到家長主動要求給孩子輸液,

Advertisiment
說“白天已經來醫院看過病了, 說是普通感冒, 只開了藥, 現在又燒, 半夜來看急診就是為了來給寶寶打個針好退燒。 ”看到家長熬夜憔悴的雙眼, 我只能很無奈地告訴他們其實大可不必這樣折騰。

寶寶感冒發熱, 真正需要輸液的是極少數。

大部分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病毒感冒本身有“自限性”, 其發生、發展、消退都有一個過程, 不輸液也會好, 輸液並不見得會好得更快些。 對病毒也沒有特效藥, 打針輸液, 讓寶寶挨不必要的一針, 增加痛苦和浪費金錢, 而且耗費時間長, 耽誤全家的工作和休息, 實在不值得。

那哪些情況真正需要打吊針呢?如果寶寶長時間高熱不退、進食差, 飲水少或者喂藥特別困難時,

Advertisiment
可以考慮輸液。 這種情況下輸液, 目的是補充水分, 預治脫水, 改善電解質平衡。 吃得少精神倦的寶寶在補了足夠的液體、糖和電解質後會更容易退熱、也會感覺舒服一些。

總結幾句:

1寶寶發燒, 少穿衣服多喝水;2物理降溫是基礎, 功夫做足效果好;3退燒藥物隨身帶, 當服藥時果斷服;4中低燒時勿驚慌, 小寶寶用藥宜慎重;5普通感冒常自愈, 吊針不需要時別強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