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發燒多因病毒感染,不要隨便用抗生素

什麼叫發熱?即體溫的異常升高。 孩子正常情況下, 一年四季甚至一天之內體溫都會有小幅度波動。 多數情況下, 孩子腋下的溫度只要小於37.5℃, 均為正常體溫。 年齡越小, 體溫調節能力越差, 體溫波動越大。

小兒發燒是身體對多種感染因素的一種防禦反應(多種感染因素包括: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等)。 其中, 呼吸道感染最多, 而呼吸道感染又以病毒為最多, 因此, 家長們不要因為侯教授說“發燒是感染引起的”, 就直接用抗生素。 大家知道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的。

同時, 適度發燒可以刺激人體多種免疫反應,

Advertisiment
利於疾病康復。 所以說, 從某種意義上講, 發燒也是一種好事。 感染之後不發燒, 或嚴重感染之後小發燒, 均提示孩子免疫狀況不好, 體質較弱, 不一定是好現象。

有家長問了, 發燒總歸是疾病的表現, 對人體還是壞處多的。 是的, 若持續發燒, 或出現高熱狀態, 會使人體的體溫調節能力下降, 甚至影響消化、心血管等其他機體功能。

小兒發燒, 父母如何鑒別病因

既然發燒是疾病的一種症狀, 那麼, 如何辨別發燒是由什麼疾病引起的呢?侯教授介紹了一些常見病的簡單識別方法:

1.感冒發燒:體溫或高或低, 多伴鼻塞流涕、噴嚏、輕咳、咽部充血。

2.扁桃腺炎:多是單純的發燒, 扁桃體紅腫、化膿, 可稍有鼻塞。

3.肺炎:發熱、咳嗽、喘息、痰多四大症狀均可見,

Advertisiment
冬季好發的病毒性肺炎, 在小兒是很危險的一種肺炎。

4.發燒伴嘔吐、腹瀉者, 多是孩子患了腸炎、秋天的秋季腹瀉、夏季的痢疾。 在夏季孩子持續高熱不退, 腹脹, 即使暫時無腹瀉, 也要排除中毒型痢疾的可能性。

5.許多傳染性疾病均可引起發燒, 如水痘、麻疹、幼兒急疹、猩紅熱等。 特別是冬春季節要注意這些疾病的發燒現象。

還有一種發燒, 是家長最怕中的最怕, 那就是小兒高熱驚厥。 因高燒而引起的孩子抽搐稱高熱驚厥, 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 多見於6個月~3歲, 5歲以後少見, 約50%的孩子父母或近親中有類似病史, 小兒尤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見, 因此高熱一定要儘快控制!耽誤不得!

小兒發燒, 處理誤區和正途

Advertisiment

許多家長見到孩子發燒就緊張, 因此在退燒的方法上存在一些誤區:

一是濫用退熱藥。 低熱就用退熱藥物, 甚至有些醫生用激素, 或反復應用多種退熱劑, 嚴重者造成孩子體溫過低, 多汗脫水等。

二是應用抗生素退熱。 認為打吊針會更快退熱。

三是認為孩子體溫反復就是治療無效, 實際在一次疾病過程中, 體溫反復幾次屬於正常現象。

鑒於這些現象, 侯教授告訴大家一些處理小兒發燒的簡單方法:

1.對於38.5℃以下的中低熱, 在治療原來疾病的基礎上, 多給孩子喝些水, 保持大便通暢, 不必應用退熱藥物。

2.體溫>38.5℃, 可酌情應用些退熱藥物。 如小柴胡顆粒沖劑、柴胡口服液、泰諾林、百服寧等。

3.體溫>38.5℃, 也可以洗熱水澡降溫。

4.對於高熱或極高熱,

Advertisiment
退熱藥+熱水澡, 洗出汗為度, 不宜衣被過厚, 衣被過厚, 影響散熱, 使發燒不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