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發燒家庭護理

發燒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 從某種程度來講, 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因為體溫升高能使白細胞和抗體增加, 吞噬細胞的活性加強, 它們都是人體的衛士, 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 但是, 什麼事都要有個限度, 體溫過高, 反而會給機體自身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 特別是出現高熱驚厥或昏迷後, 可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 所以, 高熱必須降溫。

尋因治療:

最可靠的降溫法是去除病因。 當孩子發燒時, 要及時送往醫院診治, 醫生會依據病人的表現、發燒的程度、體溫的起伏狀況、化驗及X線檢查等找出病因。

Advertisiment
如果系細菌感染, 只要選准抗生素, 治療效果就會很好。 如果是病毒感染, 目前尚無特效藥, 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大青葉、金銀花等。 病毒感染的發熱大多有一定規律, 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 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 什麼藥都一古腦用上。

小兒在發熱時精神狀態好, 大多為病毒感染;高熱而精神狀態差的, 則很可能為細菌性☆禁☆感染。

一般護理

1、 密切觀察病情:

主要內容為: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 體溫的測量分為口腔、肛門、腋下三種方式, 腋下測量清潔衛生、方便安全, 最適宜家庭應用。

發燒病人的脈搏會加快, 一般而言, 體溫每上升1℃, 脈搏增加10次。 新生兒時最快, 嬰兒每分鐘100~120次,

Advertisiment
1~3歲幼兒每分鐘100次左右。 脈搏與體溫不相稱常提示某些疾病。 如嬰幼兒肺炎合併膿胸或中耳炎時, 脈搏會達每分鐘140~160次, 與體溫升高不相稱。

呼吸頻率成人正常值為每分鐘16~20次, 兒童則相對較快。

2、 注意居室環境:

室內要保持空氣新鮮, 注意通風, 防止煙塵。 室溫以20℃左右為宜。 通風時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著孩子。 如果屋裡乾燥, 應灑些水或使用加濕器。

3、 保持清潔:發燒病人出汗多, 要勤換內衣。

內衣要乾淨、柔軟, 以純綿、絲為佳。 要常用淡鹽水漱口, 保持口腔衛生。 早晚洗臉、洗腳時要注意保溫。

4、 講究飲食營養:

發燒病人要多飲水, 以增加小便的排泄和汗腺的分泌並補充高熱消耗的水分。 在發燒時, 胃腸消化力會有所減退, 應為孩子做一些合口的、富有營養而又易消化的食物。

Advertisiment
比如牛奶、雞蛋羹、新鮮水果、蔬菜、爛粥、麵條、餛飩等。 為了開胃, 可給孩子做些爽口小菜。

對症治療

對症治療指的是應用單純的降溫措施, 在採用此治療時要特別留心兒童的反應。 因為兒童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不完善, 藥物降溫過快時, 可能會因大汗而虛脫。 所以, 服用降溫藥要嚴格遵照醫囑行事, 體溫降到38℃以下時就可停藥。

1、藥物降溫:通過擴張血管和出汗來蒸發散熱。

口服藥:常用阿苯片等, 由醫生根據孩子年齡決定用量。 阿苯片主藥含量小, 不含咖啡因, 是較安全的小兒退熱藥。

注射劑:常用的有安痛定注射液和柴胡注射液等。

栓劑:是一種安全的給藥劑型, 特別是對有噁心、嘔吐、胃腸不適的人更為適宜。

Advertisiment
也常用於不配合服藥的小兒, 治療高燒不退。 常用的有消炎痛栓和阿司匹林栓。 小兒多用含量為0.1的阿司匹林栓。

2、物理降溫:適用于體溫達39℃以上者, 是防止腦神經受損的重要手段。


冰袋敷頭:將家庭冰箱中的冰塊用塑膠袋包好, 外包一毛巾, 敷在額頭或枕後。

酒精浴:用30%~50%的酒精或家中的60度白酒加等量白開水後擦洗額頭、手足、腋下和腹股溝等處。

溫水擦浴:用毛巾浸溫水為孩子擦洗全身。 擦時要注意保溫, 如果發冷、脈搏與呼吸改變要立即停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