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怎麼辦_孩子發燒不退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的發燒就足以讓爸爸媽媽們開始著急和擔心。 那麼, 孩子發燒怎麼辦呢?一起來瞭解一下“孩子發燒怎麼辦”的相關內容吧。

孩子發燒怎麼辦

1、濕毛巾

寶寶發燒的過程中, 要及時的幫助寶寶散熱, 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使用濕毛巾擦拭寶寶的身體, 比如我們可以選擇擦拭寶寶的腋窩以及寶寶的後背, 這樣雖說幫助寶寶散熱的效果比較不明顯, 不過可以讓寶寶感覺更舒適。

2、冰袋

寶寶發燒之後, 可以選擇冰袋為寶寶冷敷。 可以將冰袋放在寶寶的額頭, 不過要記得在冰袋下放一個薄薄的毛巾,

Advertisiment
這樣可以防止寶寶皮膚受到太強烈的冷刺激。 或者也不一定只將冰袋放在額頭上, 我們還可以將他們放在寶寶的頸部以及手部等等。

3、藥物降溫

當我們使用物理進行降溫之後沒什麼效果的時候, 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使用藥物降溫。 比如使用降溫貼, 可以貼在寶寶的額頭或者是肚臍上, 這一種降溫貼可以存放在冰箱內, 等需要使用的時候再拿出來。 或者是放在寶寶肛門部位的藥物, 此類藥物的藥效比較強, 幫助寶寶降溫的效果也會比較好, 只是很容易會引起起寶寶腹瀉, 這個需要注意。

Advertisiment

孩子發燒不退怎麼辦

1、體溫38℃以下首選物理降溫進行干預

發燒是兒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 對於發燒的處理大體可以分為“物理處理”和“藥物處理”, 通常來說, 當兒童體溫低於38℃時不需要採用藥物處理, 而是選擇正確的物理降溫方法即可。 例如貼退熱貼、多喝水、洗溫水澡等方式都有助於體溫的降低。

2、嬰幼兒體溫38.5℃以上 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Advertisiment

如果發現孩子的體溫已經超過38.5℃時, 家長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情況以便做出及時的反應。 對於嬰幼兒來說, 當其體溫超過38.5℃時, 需要給予藥物治療。 中藥的話可以選擇柴胡或羚羊角等, 西藥的話可以選擇百服寧、泰諾或者美林等。

3、體溫39℃以上 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治療

當孩子體溫已經超過39℃屬於高度發熱時, 通常情況下選擇西藥治療。 目前臨床常用的是布洛芬類退燒藥和撲熱息痛類退燒藥, 這兩類藥物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 但必須明確一點是, 家長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尤其是注意用藥的劑量。

發燒睡冰枕可否退燒

嬰幼兒發燒不宜敷冰枕, 其原因如下:

1、不舒服

皮膚與冰冷物接觸, 雖然可以暫時降低局部的溫度,

Advertisiment
但接觸久了會有刺痛及麻木的感覺。 大人因肌肉活動力足夠, 可以自發性移動軀體或頭部來避開不舒適的冰冷物, 但嬰幼兒, 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 原本自主的活動性就很差, 生病期間肌肉更無力, 幾乎無法有效地避開強加於其頭頸部的冰冷物, 結果是強迫冰敷。 寶寶此時不見得會掙扎及哭鬧, 其實是已經非常難受。

2、體溫恐降至過低

嬰幼兒身體容積較小, 但體表面較大, 容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 發燒時本身的體溫就會有高高低低的變化, 如果用冰敷額頭或睡冰枕, 容易一下子把局部的溫度降得太快, 反而會引起更大的問題。 低體溫較高體溫對身體的傷害更大也更危險。

3、血液迴圈不良

局部冰冷過久,

Advertisiment
除了感覺不舒服外, 其附近的血管會收縮, 使血液迴圈受阻, 影響身體功能。 有人在寒風刺骨的天氣中感覺頭痛不適, 甚至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即是此理。

4、引發抽筋

發燒冰敷, 高熱的皮膚突然地接觸到冰冷的物體, 好像滾燙的油鍋內注入了冷水一樣, 反應會是很劇烈的, 尤其嬰幼兒更容易引發全身肌肉的抽動, 即所謂的抽筋現象。

5、退燒效果有限

寶寶發燒是全身上下的溫度升高, 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 倒不如以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

因此, 嬰幼兒高燒時, 千萬勿冰敷額頭或睡冰枕, 應使用較溫和的方法來退燒。 如:

1、用溫水(約37℃)擦拭全身, 使皮膚的高溫(約39℃)能逐漸降低。

2、以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

3、多喝溫開水, 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再度快速升溫。

4、按時間(約四至六小時)使用(口服或肛塞)退燒藥劑。

5、最根本的退燒還是須等到本身的疾病已有緩解的趨向,高燒才會逐漸減退,一般約需三至五天。

以上對於孩子發燒怎麼辦做出了詳細的介紹,是否解答了你的疑問呢?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增加體內組織的水分,對體溫具有穩定作用,可避免再度快速升溫。

4、按時間(約四至六小時)使用(口服或肛塞)退燒藥劑。

5、最根本的退燒還是須等到本身的疾病已有緩解的趨向,高燒才會逐漸減退,一般約需三至五天。

以上對於孩子發燒怎麼辦做出了詳細的介紹,是否解答了你的疑問呢?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