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時該怎樣物理降溫

對一般來說些高熱病兒, 在用退燒藥的同時, 還應采用物理降溫或單獨使用物理降溫法。 六個月以內的病兒, 尤其是新生兒, 主要應采用物理降溫法。 物理降溫法有以下幾種:

一、降低環境溫度:可通過開窗通風, 減少穿著、蓋被, 打開襁褓或包裹的被褥, 使溫度下降。 這種方法多適用于新生兒。

二、冷敷:可用冰袋、熱水袋或塑料袋, 灌上涼水或冰水;也可用毛巾浸泡涼水或冰水擰干后濕敷。 放置的部位是后枕部、前額部、腋窩部、大腿根部等處。 如為冷濕敷, 應五分鐘換一次, 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 如患兒出現哆嗦、發涼、臉色發青、局部皮膚發紫,

Advertisiment
應立即停止使用。

三、酒精擦身(也可用白酒):用95%的酒精一份, 加溫水兩份稀釋, 用紗布或小毛巾浸濕后擦血管分布比較多的部位, 如頸部、腋下、大腿根部、國窩部(即膝關節的屈側)、手腳心等處。 這些部位血液循環快, 血管表淺, 容易散熱。 涂擦時應先擦上身, 后擦下身;先擦一側, 后擦另一側。 為了防止著涼感冒, 擦上身時蓋好下身, 擦左側時蓋好右側, 要注意避開心臟部位。 每次擦5--10分鐘。 這種方法降溫快, 經過半小時后體溫一般都會下降。

四、溫濕敷:按著熱的擴散原理, 隨孩子的大小, 用小毛巾或大毛巾浸泡于低于病兒體溫1--2度的溫水中, 擰干后輔放在患兒的胸腹部, 約10分鐘更換一次。 如病兒臉色發紫、發抖、四肢發涼時,

Advertisiment
應停止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