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事曾一本正經地告訴我:“醫生說的, 發燒不能吃雞蛋”。 可以肯定地講, 這種觀點在多數國人觀念裡生根發芽。 那麼發燒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呢?
“發燒不能吃雞蛋”從何而來
無論從科普書籍上, 報刊雜誌上, 還有一些網站上都流行一種說法, 即“發燒不能吃雞蛋”。 給出的理由往往是“雞蛋中蛋白質含量較高,
Advertisiment
發燒對我們進食胃口的影響
所謂發燒, 醫學術語為“發熱”, 是由於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 常見的發熱啟動物有來自體外的外致熱原如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瘧原蟲等;還有來自體內的抗原抗體複合物、類固醇等。 一般情況我們所說的發燒絕大多數是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Advertisiment
雞蛋會加重發熱嗎
讓我們先瞭解一下食物熱效應, 過去曾稱為食物特殊動力作用(SDA), 是指由於進食食物而引起能量消耗額外增加的現象。 進食碳水化合物(糖類)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 進食脂肪增加4-5%, 而進食蛋白質會增加30-40%。
雞蛋中蛋白質能產多少額外熱量?讓我們瞭解一下:如果我們吃一個水煮的洋雞蛋, 重量大約65克, 蛋白質含量為12.8%, 可食部分88%, 一個雞蛋含蛋白質約為65×88%×12.8%克=7.3克,
Advertisiment
正確認識雞蛋的營養價值
事實上, 雞蛋中蛋白質在人體利用率很高, 可用生物價來衡量(生物價反應食物蛋白質消化吸收後, 被機體利用程度的一項指標, 蛋白質被機體利用率越高, 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越高, 最高值為100), 雞蛋的生物價達到94, 而豬肉為74。 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禽畜肉, 雞蛋更容易被人體利用。 如果不用油炒、油炸方法烹調雞蛋, 每天1-2雞蛋並不會給發燒感冒病人的消化系統帶來多大負擔。 此外, 雞蛋中含有多種維生素, 富含各種B族維生素,
Advertisiment
發燒時, 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 身體中蛋白質分解加速, 多喝水、多排尿、多排汗等幫助康復的措施, 同時也使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排出量大大增加。 服用各種藥品之後的藥物代謝也需要消耗B族維生素。 可見, 發燒時補充雞蛋中所含的各種營養成分對病人是有幫助的。
發熱減弱消化酶的活力, 導致消化食物的功能下降, 進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 胃口不佳。 此時的飲食應清淡易消化, 適量且營養豐富, 可進食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穀類食物, 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以維持或提高機體免疫力, 恢復健康。 因此, 除特殊有禁忌確實不能吃雞蛋的病人, 每天可以正常吃1~2雞蛋, 以及適量攝入牛奶、禽畜肉及魚蝦等,
Advertisiment
究竟哪些病人應禁食雞蛋
在臨床上, 手足口病患兒, 消化道感染伴發熱者, 一般不給雞蛋等高蛋白食物, 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 但可能是基於減輕消化道負擔, 以利於維持消化功能。 過敏性疾病如紫癜性腎炎等在發病期也禁用蛋類, 以避免過敏或加重過敏症狀。 而對雞蛋過敏者不管是否發熱都要和雞蛋等蛋類說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