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發燒過度輸液危害多

過度輸液情況嚴重

現在, 孩子感冒發燒, 醫院裡掛吊瓶常常是人滿為患, 哭聲一片。 家長們有沒有想想, 到底有多少孩子是應該忍受扎針之痛的?


孩子發燒

金教授介紹:感冒發燒確實是有炎症的表現, 但這種炎症通常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 現在輸液絕大多數都是抗生素, 主要是針對細菌起作用。 而事實上, 感冒發燒70~90%是由病毒引起, 用抗生素既不能控制症狀也不能縮短病程。

其次, 病毒和細菌感染都有相應的治療藥物, 對於感冒發燒的治療原則應是能夠用口服藥, 儘量不打針, 能夠用一種藥,

Advertisiment
儘量不用兩種抗生素。 而現在很多家長都有“感冒發燒打針好得快”的想法, 事實上, 就退燒而言, 吃藥和打針的效果是類似的, 採用的藥物通常是非甾體類的抗炎藥, 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前兩種因安全性好, 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兒童退熱藥, 口服效果與阿司匹林注射劑類似, 因此廣泛用於孩子感冒退熱, 如大家熟悉的泰諾林、美林等。 注射用退熱劑雖體溫下降較快, 但體溫回升也較快。 此外, 還有一部分孩子患有先天的免疫缺陷病, 確實比常人容易生病, 這時應做必要的檢查以作針對性治療, 而許多家長害怕孩子痛苦, 不願做驗血等必要的檢查, 只要孩子一生病就靠輸液撐著。

過度輸液危害多

Advertisiment

感冒發燒時, 孩子最需要的是多喝水和多休息, 家長不辭辛勞來回折騰, 也連累孩子休息得不好, 其實恢復得更慢。

而濫用抗生素, 除了浪費藥源及增加治療費用外, 首先會使耐藥菌株增多, 造成許多藥物對孩子的疾病治療無效, 如對於最常見的鏈球菌感染, 過去最常用的青黴素, 現在的耐藥率已達到30%以上, 這迫使醫生用更高級的抗生素。 其次, 長期多次使用抗生素, 也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使孩子更容易生病, 許多體弱的孩子就是這樣經歷著惡性循環。

最嚴重的在於, 由於點滴注射是藥物直接輸入血管, 對血管造成刺激, 容易對血管造成損傷。 而且使用某些抗生素可能對肝、腎等器官或聽力造成損傷, 嚴重的可能因輸液反應或過敏反應造成孩子死亡。

Advertisiment

能吃藥儘量不打針

通常情況下, 醫生通過孩子的症狀及血常規檢查, 可初步判定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

如果症狀有喉嚨充血、咳嗽、流涕、鼻塞和發熱等, 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的比例下降, 則可能代表的是病毒感染。 目前對大多數的病毒感染尚無特效藥, 主要是對症治療如高熱服退熱藥, 及選用某些抗病毒藥如病毒唑、達菲或中藥等, 病情好轉一般要3~5天, 病程長者可達1周。

如果症狀是有膿性分泌物, 如化膿性扁桃體炎等, 血常規檢查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偏高, 則可初步判定為細菌感染。 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但多數情況下口服適當、足量的抗生素已足夠,

Advertisiment
沒必要靜脈輸液。

此外, 嬰兒、體弱兒、病程長(超過3~4天)或症狀較重且容易合併細菌感染者, 醫生從預防細菌感染的角度考慮, 可能會給感冒的患兒開一些口服的抗生素。

如果醫生判定程度較重, 可能需要點滴注射時, 應儘量選擇對孩子損傷小的抗生素, 如青黴素族和頭孢三代等。

患兒家長心要“狠”

醫院的吊瓶掛成一片的現象, 不排除個別醫生受利益的驅使, 但孩子家長的一些行為也無形中助長了這一現象的發生。

只要孩子一生病, 哪怕很輕微, 全家就開始緊張著急, 他們更多追求的是對疾病的治療效果, 恨不得今天得病, 明天就好。 有的孩子用藥效果不明顯, 最後只能靠打針才好, 下次生病家長就省得麻煩,

Advertisiment
直接要求打針;甚至有些家長不想孩子做皮試, 直接要求用高級的抗生素輸液, 醫生鑒於風險, 也就順勢而為, 殊不知, 家長這種“心太軟”的心態, 給孩子的身體埋藏了更大的隱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