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洗澡!會讓孩子著涼
冬冬白天有點發燒, 醫生說是感冒, 開了一些藥。 服藥后冬冬的燒基本退了。 可是到了晚上, 冬冬又發燒了, 38。 5℃, 服藥又不見效。 冬冬媽趕緊給醫生打電話。 醫生詳細詢問了冬冬的情況, 基本確定沒有其他疾病, 建議冬冬媽給孩子用溫水洗一次澡。 可冬冬媽死活不干, 說那樣會讓孩子著涼, 病上加病。
醫生的話:
給孩子用溫水洗澡, 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 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 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
Advertisiment
煮肉湯, 給孩子補充營養
豆豆感冒發燒幾天了, 一直在打點滴。 豆豆媽看著豆豆日漸消瘦的面龐, 心疼極了, 特地去菜場買了些新鮮的豬肉回來煲了湯。 豆豆盡管不愿吃, 但還是在媽媽的軟硬兼施下喝了一大碗。 夜里, 豆豆又發起了高燒, 上嘔下瀉, 哭鬧不安。
醫生的話:
高燒也可以使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 氧消耗量增加, 因此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是對的。Advertisiment
燒退了, 就是病好了
濤濤因高燒、咳嗽而被醫生診斷為支氣管肺炎收住入院。 打了3天點滴, 濤濤沒有再發燒, 咳嗽明顯減輕, 濤濤媽認為孩子已不發燒了, 疾病應該基本痊愈, 嚷著要出院。 盡管醫生一再解釋孩子的病并沒有好, 但她仍然帶著濤濤出院了。
Advertisiment
沒想到出院后第二天, 濤濤就再次發燒, 咳嗽更加重了。
醫生的話:
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 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 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癥狀, 燒退只表明機體產燒與散燒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 并不等于疾病痊愈。 只有祛除病因, 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 才意味著疾病治愈。
發燒!肯定是病了
樂樂媽給樂樂喂完奶, 發現樂樂面色紅潤, 一摸腦門似乎發燙了, 趕緊拿來體溫表一量—37。 5℃!連忙翻出家中的小兒感冒沖劑, 準備沖給樂樂喝。 恰好這時, 樂樂當護士的小姨過來探望, 及時阻止了她。 小姨說樂樂發燒只是暫時的, 是由于穿得過多,Advertisiment
醫生的話:
孩子患病容易發燒, 但發燒未必就是有病, 因為孩子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如吃奶、運動、哭鬧、穿得過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達37。 5℃, 偶而達38℃, 尤其是新生兒或嬰兒更容易受以上條件影響。 另外, 測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所測體溫的真實數值, 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測數值依次相差約0。 5℃, 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 測腋溫的時間應以10分鐘為佳。 因此, 孩子體溫暫時升高, 只要全身情況良好, 又無自覺癥狀, 可認為正常。 但當孩子體溫高于38。 5℃時, 則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