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育不良 追著餵飯的媽媽得檢討

???? 關心兒童健康, 身體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身高、體重、智力發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主要指標, 細心的爸爸媽媽總是能從兒童身體和行為的細微變化上, 及時發現孩子的身體需要什麼。 首都兒科研究所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告訴記者, 寶寶的小身體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比如瘦小、肥胖、不長個兒等, 除了極少數的先天原因, 大部分都是由於父母不科學的餵養造成的。 ????哭鬧不休 ????寶寶愛哭, 尤其是0-1歲的寶寶, 特別是夜裡會哭鬧著不肯睡覺。 李醫師認為, 孩子哭鬧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消化系統功能紊亂,
Advertisiment
會讓寶寶出現腹張, 難受得哭;也會餓哭;要麼, 就是尿床了、被子蓋多了, 或是受到驚嚇了都會哭。 ????其實, 孩子哭是很正常的, 父母不需要過分地呵護, 因為適當地哭會增進肺活量, 是對肺部很好的鍛煉。 但是, 要特別提請您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的哭聲特別大、特別劇烈, 父母要意識到可能是出現了腸梗阻, 需要就醫。 ????餵飯要追 ????父母對寶寶都很疼愛, 這是不言而喻的, 但疼愛歸疼愛, 並非每一個疼愛孩子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如何科學地餵養孩子。 李醫師說, 其實0-1歲的寶寶自己就知道餓和飽了, 他有自我調節能力, 這時候, 對寶寶飲食習慣的培養很重要。 要讓他按時吃飯, 飯前不要吃零食, 吃飯的時候要專心。 ????一旦他吃飽了,
Advertisiment
家長不要再強喂。 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好, 如果過量地喂, 就會傷害他的脾胃, 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好, 時間長了還會生病。 有的家長太慣著孩子, 吃飯還追著喂, 硬要孩子“再吃一口, 多吃一口”, 一頓飯邊玩邊吃能花上一小時。 ????這樣的家長要“檢討”了, 孩子太小的時候可以喂他, 得讓孩子學會自己吃, 不能追著喂, 否則會助長不好的飲食習慣, 形成神經性厭食, 一到吃飯的時候就煩, 一看見吃的就沒胃口。 ????營養超標 ????很多媽媽特別注意寶寶的營養, 恨不能一天不停地喂母乳, 到4個月該添加輔食的時候又加入過剩的輔食, 即使孩子的腸胃功能再好, 也會把胃撐大, 超營養狀態會嚴重干擾寶寶的代謝秩序,
Advertisiment
導致寶寶的體重不斷增加。 媽媽們都單純地認為胖比瘦好, 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 ????李醫師表示, 孩子一旦在嬰兒期形成肥胖, 那麼這種肥胖是很難改變的, 會隨著成長一直胖下去。 關鍵是, 肥胖會讓孩子經常感覺疲勞乏力、貪睡、不願活動, 又因為肥胖導致水、糖、脂肪代謝紊亂, 出現異常饑餓感, 嘴饞特別貪吃。 形成越來越胖, 越胖毛病越多的惡性循環。 ????尤其是隔輩帶養的孩子, 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寵愛, 西式速食、巧克力、奶油蛋糕、冰淇淋之類的高熱量食品, 都會讓孩子出現肥胖。 所以, 家長在思想上要有一個給孩子保持正常體重的意識, 因為孩子的自製力差, 就要靠家長控制孩子的飲食, 少吃零食、少吃高熱量的東西, 注意粗糧、細糧、葷素合理搭配。
Advertisiment
在母乳餵養和添加輔食的時候, 要掌握科學的餵養知識, 不能盲目、隨意餵養。 ????內分泌紊亂 ????很多媽媽帶著孩子去醫院, 並不是因為孩子真的有病, 而是因為不長個兒。 絕大多數孩子都是膳食結構有問題, 缺乏維生素、鐵、鋅、鈣。 ????對於膳食結構不合理造成的不長個兒, 可以通過日常飲食來調節, 但李醫師介紹, 孩子不長個兒有很多原因, 少數孩子是由於先天性的腦垂體分泌不足, 生長激素缺乏造成的區分孩子不長個是因為營養不均, 還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 父母應帶孩子到正規醫院診治, 以免延誤孩子長高的時機。 ????信報記者齊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