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閱讀就像美食一樣。 吃了好吃的東西, 就不斷想吃, 讀了好的書, 也會讓你不斷地去找好書讀。 孩子的閱讀饑餓感, 更容易在學前形成。 如果沒有對閱讀的強烈饑餓感, 主動讀書就會有些問題。
14歲前形成“閱讀饑餓感”
美國著名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通過研究兒童閱讀時的大腦變化發現, 兒童閱讀是左右大腦兩個區域都一起運行的, 而過了這個時期, 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退化, 我們成年人在閱讀時, 往往是只有一個大腦半球在工作。
科學家認為, 父母是否在小孩5歲以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
Advertisiment
所以, 孩子早期的經驗對成長非常重要。 當他們成人以後, 是用在14歲以前所閱讀的東西、所體驗的東西、所經歷的東西、從書本當中獲得的基本價值觀, 用感恩、慈善、友愛等這些最偉大的觀念和知識為根基, 繼續去構建內心的成人世界。
“閱讀饑餓期”關鍵5問題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同時也對抓住孩子“閱讀饑餓期”存在諸多疑問, 一起來看關鍵5問題。
Q1可以用方言給孩子讀書嗎?
母語閱讀, 包括爸媽的讀, 也包括父母家人用家鄉方言去讀。 孩子最需要的是一種語言的韻律,
Advertisiment
Q2孩子讀書錯行跳字等需要糾正嗎?
孩子自己閱讀時, 錯行、跳行、跳字、錯讀音, 都是很正常的, 他在自主挑戰文字的一種嘗試, 老是糾錯反倒不利於他形成自己的閱讀能力。 父母在孩子圖畫閱讀到文字閱讀轉換的過程中, 鼓勵多讀、快讀, 養成讀書的習慣, 缺一兩個字很正常。 除非他對特定的詞、特定的字不瞭解, 影響到他對整個文字的理解, 再幫他糾正。
Q3可以讓孩子進行電子閱讀嗎?
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有聲繪本、電子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