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作文該怎麼寫應該寫些什麼?

很多人都說, 寫作不能照相式地描摹, 似乎那樣就沒有思想。 其實, 照相也是有思想的。 一幅照片, 焦點在哪裡, 把什麼東西放在中間, 都說明了你的取捨, 也就是主題和思想。 只是有時候, 有些感受是無意識的, 你自己都說不清。 你覺得有什麼東西觸動了你, 就去把它拍下來;至於是壯麗還是精緻, 是鮮豔還是柔和, 你就找不到詞來表達了。 但你絕對是感受到了的, 不然就不會把鏡頭對準它。

一幅照片的主題不明確, 思想不清晰, 往往是由兩個原因造成:一是沒能將觸動自己的東西抓住, 二是沒有足夠的技巧將它表達出來。

Advertisiment

感覺有些異樣, 卻沒有深想究竟是為什麼, 這是很多寫作的人無法克服的瓶頸。 有時候出於直感的創作也能產生好的作品, 有時候卻是必須有清晰的思考的。 在攝影中, 因為是瞬間的藝術、視覺的藝術, 直感的作用更加重要;而在寫作中, 漢字本身的形式感並非審美的物件, 你所表達的東西, 都必須經過讀者的再創造;讀者在復原你所描繪的物件時, 必然會加入自己的感受。 所以, 你所表達的和讀者所接受的, 實際上已經不是同一個東西。

我們的難處就在於, 既要弄清楚自己所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又要讓讀者感受到的和你所要表達的盡可能一致。

要弄清自己真實的感受並非易事。 幾乎每一個作家都是在寫他自己。

Advertisiment
所以, 不能夠認識自己的人, 是無法寫出偉大作品的。 心理學家在對常人進行心理分析時, 常常會讓他們隨便畫一幅畫, 或者寫一段文字, 就能從中看出很多秘密。 為什麼我們自己的秘密自己不能看出, 反而被別人分析出來?因為我們內心存在很多障礙, 有意無意地蒙蔽了自己。

看出自己真實的所思所想, 是一門極不易的功夫;而要將內心真實的思想表達出來, 又是一門高難的技巧。

文字只是一種工具, 借助文字寫成的文章, 在形式上並沒有特殊的審美意義, 不像繪畫, 除非特殊情況下手稿才具有價值。 文字作品有著更大的想像空間, 所以, 除了形象地描繪外, 為了準確地傳達出你的意思, 讓讀者受到和你一樣的感動,

Advertisiment
在描繪的時候, 就必須要用暗示性的帶有情感色彩的語言, 使讀者在復原出你描繪的情景的同時, 還和你有類似的感受。 這是非常困難的。

詞不達意, 可以說是一種普遍情況。 而閱讀時的再創造, 更會將作者的本義修改得面目全非。 所以, 歧義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 越是含義豐富的作品, 越有可能被曲解。 譬如一篇寓言, 作者的點題往往是作繭自縛, 雖然總結得精彩, 但卻局限了它的光芒, 使之不能四射, 能量反而減損。 事實上, 一個經典的寓言, 能引出多少不同的解讀, 誰也無法說清。

當然, 讀者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 就像登山, 有的人沿著前人所指的道路, 順利登頂;有的人卻置路標於不顧, 專門喜歡在荒野中探尋。

Advertisiment
只要你有足夠豐富的內涵, 只要你是一座真正的山, 凡是奔你而來的, 都會各得其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