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作業,不是緩解父母焦慮的工具

《小蝌蚪找媽媽》外傳版的故事。 小蝌蚪們開開心心的來到媽媽身邊:“媽媽, 可找到您了!!”結果, 青蛙媽媽一句“作業寫完了沒!?”小蝌蚪們四散逃開。

有網友說, “作業寫了沒?”這句話真的是紮心了, 因為自己從小就是這麼過來的。

這千古一問, 問出來的, 是多少家庭情感的阻隔。

難怪小蝌蚪們說:走吧, 她不是我們的媽媽。

因為孩子在家庭中已經搞不清楚, 媽媽到底是愛自己, 亦或是愛作業。

很多父母整天都在說自己的孩子, 學習不努力作業不認真。

那, 怎麼樣才算是努力和認真?

有位網友在微博上分享說, 她讀高三那年,

Advertisiment
學習壓力很大, 每天早上6點左右就要起床, 晚上差不多12點左右睡覺。 期間除了吃飯廁所, 幾乎都是看書做習題。

為了節省時間, 家裡給她安排住在學校。 週六放假可以回家, 周日下午前又必須回到學校, 每週只在家裡呆一天。

但是每次回家, 想在自己房間好好玩會電腦, 睡個懶覺的時候, 總會被父母說, “還不抓緊時間認真學習, 回來就知道玩, 這個時候不努力, 以後你就要努力找工作…。 ”

她說每次回家, 都會和父母因為這樣的事情鬧些不愉快。 她覺得自己已經夠累的, 平時學習也算是很刻苦了。 為什麼只有一天的時間在家裡, 都不能放鬆一下。

終於有一天, 她面質了一下父母, 怎麼樣才算努力?如何才算認真?

爸媽一下答不上來,

Advertisiment
介個, 好像還真沒有個具體的標準。

於是, 老爸大家長的威嚴放出來了, 我說你不認真就不夠認真。

這位童鞋忽然發現, 原來努力和認真的標準, 就是無論父母什麼時候來看你, 你都要處於正在看書做題的狀態。

她說, 以至於後來好幾次, 她都寧肯選擇週末呆在學校宿舍而不回家。

因為呆在宿舍的時候, 父母還會打電話過來問候一下, 儘管也問學習, 但起碼還會問吃得好不好, 睡得怎麼樣, 多少還有情感的流動。

但如果回家, 情感就仿佛被切斷了一樣。

想像一下, 如果你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裡, 想先在沙發上來個葛優躺。

結果你的老公說一句, 飯煮了沒有?家務做了沒有?

試問心情又如何?

這時候, 也許網友們就可以再出一個,

Advertisiment
小蝌蚪找媽媽番外版之他不是我老公。

也許很多人會說, 學習對孩子來說是這麼重要的事情, 當然要嚴格要求。

是的, 很重要的, 但再重要也抵不過和父母情感交流的重要。

只和孩子談學習的父母, 通常是為了隔離自己的焦慮情感。

孩子沒有看書, 父母焦慮;

孩子分數下降, 父母焦慮;

孩子放鬆休息, 父母焦慮。

父母為了釋放自己的焦慮, 孩子們就只會在家裡聽到:

學習怎麼樣了?

作業做完了沒有?

考試多少分?...

有位朋友說, 以前他也會盯著孩子寫作文。

但偶然的一次共情, 讓他對兒子有了新的理解, 對自己也有了更深的覺察。

兒子的作文一直不大好。

有次, 他兒子有份作文的作業, 那時已是晚上十點, 才寫了幾段,

Advertisiment
孩子寫不下去正對著作文發愁。

他是個理工男, 自己的作文水準也不高, 所以總想著要讓兒子提高這方面的功課。

但是看著孩子寫作業這麼晚了。 一方面是焦慮, 一方面也心疼, 他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兒子。

可能因為自己的作文也不怎麼樣, 所以感同身受的對兒子說了一句,

“寫不出來很難受是吧。 ”

兒子沒有回答, 只是點了點頭。

父子倆沉默了一陣子, 看看時間確實挺晚了, 朋友對兒子說, 要不就先不寫了, 睡覺去, 明早可以早點起來再繼續。

他本想著孩子會馬上丟掉作文睡覺去, 沒想到兒子對他說, 今天的事情想今天完成。

朋友當時就覺得有點慚愧, 自己還盯什麼孩子的作業呀。

作文寫不寫得好有什麼關係呢?

光是能對有這份負責任的態度就已經很不錯了。

Advertisiment

他馬上意識到, 其實為什麼自己要盯孩子寫作文, 不就是因為自己的焦慮嘛。

學習是誰的事情?寫作業是誰的事情?

其實孩子都知道, 只是父母越界了。

父母能做的, 是陪伴孩子的成長, 給予情感的支援, 而不是把孩子的自我功能承包了。

難免有時會碰到孩子因為各種原因, 未能及時完成作業的時候, 父母常常因此咆哮, 作業怎麼可以忘記寫呢?

很多父母會因此對孩子責備一番, 再逼著孩子寫完作業。

於是, 父母又承擔了孩子對自己負責的功能。

忘記寫作業的後果本該是誰去承擔?

為什麼我們無法忍受讓孩子自己去承擔這個責任?

你以為逼到孩子去寫作業就是讓他承擔責任了嗎?

那是在逼孩子承接父母的情緒。

前不久還看到一則新聞,說14歲的女孩因為作業多出現幻覺,總覺得有人要害她。

這位女孩的媽媽說,女兒本來個性就要強,只要是老師留的作業都會完成,不管是做到多晚。

但自從女兒上初中後,每天都要做很多卷子,題目難度也大。她也跟著焦慮得不行,孩子作業寫不完,就不讓她睡覺,經常寫到晚上12點,最晚一次到了淩晨3點。

越是這樣,孩子的學習反而越是困難了。

現在孩子精神出現問題,導致要帶去看心理醫生,這位媽媽說此時才幡然醒悟,有什麼能比得上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父母對孩子釋放焦慮的後果,就是切斷了親子關係之間的情感流動,順便把孩子變得更討厭學習了,甚至產生心理問題。

甚至有的孩子為了安慰父母的焦慮,假裝自己在書桌前認真的看書做作業。但,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學習,自然會碰到難題,肯定會遇到挫折,也難免想要逃避。

試問有哪一個做父母的成年人,當年沒有遇到過這些。

當我們碰到難題和挫折的時候,是否也想過支持,當我們焦慮和逃避的時候,是否也需要接納。

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做父母的是否也需要更多的給孩子們情感的支持,而不是情緒的傳遞。

別把孩子的作業,當作緩解父母焦慮的工具。

那是在逼孩子承接父母的情緒。

前不久還看到一則新聞,說14歲的女孩因為作業多出現幻覺,總覺得有人要害她。

這位女孩的媽媽說,女兒本來個性就要強,只要是老師留的作業都會完成,不管是做到多晚。

但自從女兒上初中後,每天都要做很多卷子,題目難度也大。她也跟著焦慮得不行,孩子作業寫不完,就不讓她睡覺,經常寫到晚上12點,最晚一次到了淩晨3點。

越是這樣,孩子的學習反而越是困難了。

現在孩子精神出現問題,導致要帶去看心理醫生,這位媽媽說此時才幡然醒悟,有什麼能比得上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父母對孩子釋放焦慮的後果,就是切斷了親子關係之間的情感流動,順便把孩子變得更討厭學習了,甚至產生心理問題。

甚至有的孩子為了安慰父母的焦慮,假裝自己在書桌前認真的看書做作業。但,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學習,自然會碰到難題,肯定會遇到挫折,也難免想要逃避。

試問有哪一個做父母的成年人,當年沒有遇到過這些。

當我們碰到難題和挫折的時候,是否也想過支持,當我們焦慮和逃避的時候,是否也需要接納。

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做父母的是否也需要更多的給孩子們情感的支持,而不是情緒的傳遞。

別把孩子的作業,當作緩解父母焦慮的工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