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動手能力是這樣培養的

方法一:改變重知識輕能力的思想

很多父母總是以成績的高低來評價孩子, 忽略了孩子的全面發展, 這樣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全面發展造成很壞的影響。 明智的父母不僅重視孩子學習成績, 更重視孩子的能力發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要改變以考分來判斷孩子的標準, 因為孩子的素質不是單純由成績來表現的。 在一個強調素質教育的時代, 只要求孩子好好學習爭取高分是遠遠不夠的, 其他方面的素質也需要父母的培養, 尤其是孩子的動手能力。 現在社會越來越強調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這是很多終日埋頭苦讀的孩子所欠缺的。

現代社會, 是講究孩子能力和各方面綜合素質的社會, 成績只是孩子一個階段學習情況的反應, 無法證明孩子的全面素質和能力。 一個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 也許在動手實踐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因此, 父母不能片面重視孩子的分數, 而忽視孩子的全面發展。

父母要重視發掘孩子的潛力和能力, 衝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桎梏, 將孩子的動手能力教育列為重要的教子課題。

方法二:相信孩子能行

孩子學到書本上的知識只是理論上的, 要想孩子真正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和財富, 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能行, 只有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孩子才能真正地成為天才。

Advertisiment

實踐的過程是對孩子綜合能力的檢驗, 孩子在實踐中才會真正地發現和瞭解自己。 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 就不敢嘗試或害怕失敗, 父母不要對此冷嘲熱諷, 而是要鼓勵和支持孩子, 讓孩子肯定自己的能力。 在父母的信任和鼓勵下, 孩子的素質會不斷提高。 因此, 要想培養出知識和能力兼備的孩子, 父母就要給孩子充分的信任, 相信孩子能行。

孩子在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中, 會培養出獨立精神和勇於創新的意識。 父母把信任傳達給孩子, 孩子就會樹立“我能行”的心態, 並在實踐中不斷印證這種感覺, 最終幹成一番大事業。

孩子學習書本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用在現實生活中, 成為自己立足於社會的基礎和資本。 所以,

Advertisiment
空有知識是不夠的, 還要學會將知識具體為實際可操作的實踐。 這樣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 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往往不夠客觀和準確, 需要從父母那裡獲得對自己的積極評價。

因此, 父母的態度對於孩子來說就顯得格外關鍵。 當孩子信心不足時, 父母不要吝嗇自己的信任, 告訴孩子:“你能行。 ”

方法三: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

孩子如果對父母存在很大的依賴感, 事事都依靠父母, 即使是自己可以動手做的事情也推脫給父母, 就會在心理上產生惰性, 難以自覺地動手實踐, 甚至在父母的督促下也不願動手。

父母要減少為孩子做事的衝動, 在生活中, 只要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 就讓孩子自己去做;在學習上, 也要儘量讓孩子自己完成,

Advertisiment
如孩子做作業的時候, 父母不要插手, 讓孩子自己將學到的知識更好地理解消化, 這樣孩子會逐漸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具備較好的動手實踐能力。

減少孩子在學習上對父母的依賴, 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提高自己的親自動手能力。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讓孩子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孩子會在父母的放手中, 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 成為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優秀孩子。

99熱心醫生溫馨提示, 一個人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培養和學習的過程, 我們一定要抓住幼兒時期這個黃金階段加強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 促進腦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