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問題多由父母製造

許多專家指出:孩子所表現出的種種問題並不是他們造成的, 剝離表現現象看實質, 而是父母們採用了不當的教育方法, 為自己實施教育製造了困難。

為了教育出優秀的寶寶, 父母們可將自己的教育方法與以下不良教育方式進行參照, 如果的確有問題, 則應儘量避免, 以免再次重複錯誤。

1、不買早餐而給零用錢, 結果是孩子養成買零食的習慣, 衛生安全得不到保證。

2、孩子進校讀書就是老師管了, 家庭教育無法與學校教育配合。

3、對孩子的作息不瞭解, 孩子放學回家的時間得不到重視, 放學安全存在隱患。

Advertisiment

4、不注意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影響孩子學習效率。

5、不主動與老師溝通, 認為只要老師不打電話投訴不家訪就是說明孩子沒有問題。

6、在孩子面前講老師的缺點與弱點, 導致老師威嚴的缺失。

7、孩子出現安全事故總是尋找他人的錯, 找賠償, 讓孩子學會怎樣地推卸責任。

8、不瞭解孩子平時跟誰玩, 結果讓孩子跟別人學壞了。

9、只是檢查作業是否完成, 而不會試探性地瞭解孩子是否真正會做。

10、以為有母親管教孩子就可以, 而不知父母要共同地教育、影響孩子。

11、以為作業做完就可以看電視, 把電視當保姆, 對看什麼電視、看多久電視沒有約束。

12、孩子上網得不到控制, 等到孩子深陷網害時, 後悔不已。

13、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

Advertisiment
對子女期望過高。

14、不懂得去鼓勵孩子, 喜歡批評與責駡。

15、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導致男孩嬌寵, 女孩自卑。

16、當孩子出現學習困難時, 以為找家教老師就是最好方法, 不會從自己的家庭教育中找原因。

17、過分看重考試成績, 忽視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18、習慣在孩子面前以老賣老, 一切都是大人說了算, 缺乏親子交流。

19、喜歡帶孩子到商場去, 導致孩子的物質欲望強烈。

20、課外閱讀得不到重視, 以為學好課本就行了。

21、不注重孩子愛好的培養, 孩子沒有一技之長和愛好。

22、孩子鍛煉不夠, 體質變弱。

23、習慣于家務由大人包攬, 以為做家務有礙學習。

24、給孩子太多零用錢, 導致孩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

25、一些父母認為“不打不成才”,

Advertisiment
常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孩子, 從而帶來許多不良後果。

26、以為孩子小時不懂事, 放任孩子行為, 等壞品質養成後再去扭轉就難了。

27、不注重父母個人素質的提高, 以為家庭教育誰都能做好。

28、過分溺愛, 總是覺得孩子學習很辛苦很累, 想方設法去彌補。

29、以為孩子老實、聽話就是好, 卻忽略了孩子的願望和要求, 忽視了他們的意願和感受。

30、從來不認為自己有錯, 無論何時何地。

31、不懂得寬容與民主也是教育。

32、人云亦云, 隨波逐流, 別人學什麼好, 自己的孩子也跟著學什麼, 無主見。

33、總是重複錯誤, 不善於讓孩子在後果中總結教訓。

34、重視教育而不重視教育的結果如何。

35、一味地把孩子關在屋子裡學習, 不重視他們生活方面的品質養成。 時間久了,

Advertisiment
孩子在生活上的種種不良習慣, 會變成性格的一部分。 (文/餘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