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館出來彥彥就在不停地哭, 爸爸抱著他不斷嘮叨著“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理論, 媽媽一頭霧水, 只求孩子能立刻停止哭泣, 手忙腳亂地給些無關痛癢的安慰。 站在一旁的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你怎麼了, 彥彥?”終於有人願意問個究竟, 彥彥哭得更傷心了。 “說出來, 讓爸爸、媽媽知道原因, 否則問題無法解決。 ”我不願放棄。
“媽媽吃完飯先走了, 她都不管我!”聽完彥彥的話, 爸爸媽媽只是忙於解釋、相互埋怨, 並沒有試著瞭解孩子內心的渴望的意思。 “請讓他說。 ”我打斷了他們。 彥彥只是低著頭哭。 “彥彥, 舅媽看到的是媽媽急著想下樓結帳,
Advertisiment
很多時候, 家長看到孩子哭鬧都會很不耐煩, 認為那不過是孩子取鬧。 事實上如果你願試著去瞭解, 你會發現問題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往往是由於成人造成的。 彥彥的父母離異, 再加上兩人都在外地工作, 平時和孩子之間僅靠電話聯繫, 讓原本就孤單的孩子更失去了安全感, 他是那麼的渴望獲得父母和他相處, 因而當有機會時他變得特別“貪婪”, 因為他已經失去的太多太多了。
點評:對於那些“失去的太多太多”的孩子來說, 他們的需要也會“太多太多”。 當成人給予孩子物質需求的時候, 往往忽視了對他們心靈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