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體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不但要有健康的身體, 更要有健康的心理。 什麼樣的心理是健康的心理呢?下面是健康心理所具備的幾項特徵:
1)正視現實, 樂觀向上。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視現實, 能清醒地、客觀地認識周圍的事物, 在遇到生活中的問題和矛盾時能正確處理。 心胸開闊, 情緒穩定, 樂觀向上, 遇到煩惱的事能積極解決、開脫自己。
2)瞭解自己, 樂於工作。 對自己的能力、性格、愛好等有充分的認識, 並能根據自身條件和實際情況安排生活。 不以學習、工作為累, 能認真對待學習和工作。
3)自尊自製,
Advertisiment
只有心理上是健康的, 才能體會生活的幸福, 健康的心理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那麼如何培養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 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才會有奮鬥的目標, 才會有學習、工作的動力。 用辯證的世界觀來對待生活中的矛盾, 才不會因眼前的挫折而退縮, 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
其次, 在接受現實, 認識自我。 如果一個人對自身所處的環境都不瞭解, 就會四處碰壁, 甚至不能生存。 然而只瞭解自身情況和周圍環境, 卻不能接受現實, 最終的結果就是將自己封閉,
Advertisiment
最後, 在參與社會, 參與生活。 孩子經常會有恐懼心理, 害怕與人接觸, 害怕參加社會活動。 這時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 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心理。 例如,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讓孩子親眼看看社會並不是那麼可怕和不可親近。 還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團體活動,
Advertisiment
另外, 穩定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對青少年犯罪的調查中發現, 單親家庭的青少年佔有很大的比例。 在實際的學校教育中, 單親家庭的孩子常常表現出性格孤僻, 情緒不穩定, 學習成績不好等特點。 更為突出的是, 教師甚至可以從孩子第二天上學時的狀態中看出父母在前一天是否吵架。 這就說明穩定的家庭關係、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心理是多麼的重要。